[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滤材驻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60384.6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辉;陈新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量子金舟(天津)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41 | 分类号: | B03C3/41;B03C3/45;B03C3/66;B03C3/34;B03C3/1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滤材驻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滤材驻极设备,涉及过滤材料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和相对固设于机架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驻极单元,两个驻极单元上下对称且错位布置。驻极单元包括升降设置于支撑板中部的圆弧罩,圆弧罩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晕丝,圆弧罩内转动设置有多个绝缘导向辊。圆弧罩的两侧分别升降设置有驻极棒,上下两个驻极棒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与之一一对应的驻极辊。圆弧罩和驻极辊接地,驻极棒和电晕丝均连接有高压发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滤材的通过路径,从而适应不同规格滤材的驻极时长需求,获得不同过滤效率的产品。并且驻极距离可调,单面/双面驻极模式可切换,通用性好,尤其适用于高克重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材料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滤材驻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雾霾”天气的产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国家对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关注。PM2.5、亚微米级别病毒以及化学物质等在空气中扩散、传播,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效的控制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以及有毒有害的化学、生物物质至关重要。空气过滤材料的应用是净化空气的重要手段。普通空气过滤材料对于细小微粒的去除不够彻底,而且过滤材料上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而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效、低阻、节能、抗菌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型空气过滤材料,近二、三十年来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及环境净化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驻极体用作过滤材料,最初在1976年由Tumb等人将切割成小条状的聚丙烯薄膜制成,将这种带电小条加工折皱状态形成驻极体纤维。驻极体过滤材料是利用电荷的静电力作用捕集尘粒。通常人们将传统熔喷或纺粘方法得到的纤维经过电晕处理或者摩擦起电等方法使纤维带上静电,最终形成驻极体过滤材料。
驻极设备主要采用静电驻极,使得空气过滤材料更加完美,利用电荷的静电力作用捕集尘粒,由小条状的聚丙烯薄膜制成。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83517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熔喷过滤材料新型驻极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包括支撑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柱的底端焊接,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柱之间包括驻极装置,所述驻极装置的左右两分别与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焊接。该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套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利用螺纹套在螺纹杆的表面转动,使得可以将辊轴进行限位与拆卸,通过固定环与定位销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可以将辊轴在拆除时进行预先定位,避免拆除时出现掉落,解决了现有的熔喷过滤材料新型驻极设备在进行驻极过后,由于不便于将完工的材料进行拆除,从而会增加工作负担,且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经过驻极设备的时间和路径不可控,使得成品滤材的阻力无法把控,不能用于制造多种不同的过滤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滤材驻极设备,可调整滤材的通过路径和驻极距离,从而适应不同规格滤材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滤材驻极设备,包括机架和相对固设于所述机架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驻极单元,两个驻极单元上下对称且错位布置;所述驻极单元包括升降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中部的圆弧罩,所述圆弧罩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晕丝,所述圆弧罩内转动设置有多个绝缘导向辊,所述圆弧罩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圆弧罩的两侧分别升降设置有驻极棒,上下两个所述驻极棒之间转动设置有两个与之一一对应的驻极辊,所述驻极棒上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圆弧罩、所述驻极辊接地,所述驻极棒、所述电晕丝均连接有高压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量子金舟(天津)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未经量子金舟(天津)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0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