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水排涝双向有压隧洞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59996.3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余锦地;张林;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E02B9/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姜雯 |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水 排涝 双向 隧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水排涝双向有压隧洞。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池段、进口压力箱涵段、进口检修闸、有压隧洞洞身段、出口压力钢管段、出口控制闸和引水泵站。洪水期,关闭引水泵站工作阀,洪水经有压隧洞由出口控制闸控制排涝流量至承泄区;枯水期,关闭出口控制闸,由引水泵站提水经有压隧洞至河道。本实用新型引水和排涝共用同一隧洞,隧洞功能不再单一,节约土地的同时便于工程运行管理,大大节约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引水排涝双向有压隧洞,具体涉及引水和排涝工程中,在枯水期可引水、洪水期可排涝泄洪的有压隧洞。
背景技术
引水工程中,在承泄区采用泵站提水时,难以保证隧洞内有压且不易发生空蚀破坏,加大引水断面面积时,势必加大工程投资,进出水口所需用地面积均较大,在土地宝贵的平原地区,征地拆迁难度极大。
排涝工程中,山区性洪水排涝时,往往洪峰流量较大,但持续时间短,多采用无压隧洞泄洪,隧洞结构断面大,工程投资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常规隧洞引水或排涝时隧洞功能单一、资源浪费等问题,提供引水排涝双向共用的有压隧洞,在枯水期引水、洪水期排涝泄洪,一方面,能有效节约工程投资,便于运行管理;另一方面,排涝进水池兼做引水出口,可有效节约土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引水排涝双向有压隧洞,包括进水池段、进口压力箱涵段、进口检修闸、洞身段、出口压力钢管段、出口控制闸、引水泵站;所述进水池段与河道呈喇叭口平顺衔接;所述进口压力箱涵段沿排涝方向连接进水池段末端与进口检修闸,埋于建设用地下;所述进口检修闸,设置于山边隧洞进口;所述有压隧洞洞身段顺坡设置至隧洞出口;所述出口压力钢管段沿排涝方向连接隧洞出口与出口控制闸,埋于建设用地下;所述出口控制闸设置在承泄区边;所述引水泵站与出口控制闸并排设置,引水泵站末端经出水钢管接至出口压力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池段采用斜坡下挖式,进水口处设置有拦砂坎,进水口两侧岸墙采用扶壁式挡墙,墙后填土至墙顶高程后采用坡度与现状地面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压力箱涵段采用混凝土矩形结构,其两侧采用放坡开挖,采用井点降水,边坡采用挂网喷混凝土支护。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检修闸采用平板直拉闸门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有压隧洞洞身段采用圆形断面,全线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压力钢管段采用混凝土外包结构型式,设有镇墩,其基础采用预制方桩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控制闸采用弧形闸门设计,可有效控制排涝流量;采用弧形闸门设计其止水设计效果更佳,在引水时关闭弧形闸门,能确保隧洞内处于有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泵站由抛石防冲槽、泵站进水池、泵房、出水钢管组成;引水泵站末端出水钢管采用多根合并成一根接至出口压力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泵站的水泵型式采用立式混流泵,沿引水方向设置有工作阀和检修蝶阀,排涝时关闭工作阀,以确保隧洞内处于有压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排涝双向有压隧洞其引水和排涝共用同一隧洞,隧洞功能不再单一,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所述出口控制闸和引水泵站共用同一管理区,节约土地,便于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排涝进水池兼做引水出口,出口控制闸和引水泵站并排设置,共用同一管理区,节约土地的同时便于工程运行管理。
2)排涝隧洞过流断面大,引水流量小,从而流速小,水头损失小,不易发生空蚀破坏。
3)引水和排涝共用同一隧洞,隧洞功能不再单一,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9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料加工生产用原料清理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码头用预制纵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