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稳固的市政亭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56156.1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新;陆剑明;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成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D13/04;E03B3/02;E03F5/10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稳固 市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稳固的市政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通过提升底座的重力为凉亭进行加固,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下端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表面与蓄水箱的上端适配。该安装稳固的市政亭,通过设置在凉亭的底座下表面连接加固装置,利用在蓄水箱内部开设有蓄水腔,并使得蓄水腔连通凉亭顶部的积水装置,使得蓄水箱通过自身重力与收集的雨水的重力为凉亭进行加固,从而使得安装稳固的市政亭具有为凉亭的安装进行加固的同时进行雨水收集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雨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稳固的市政亭。
背景技术
园林亭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景观,它依托于园林的环境地貌;与园林风景交相辉映。园林亭能够起到遮阳、遮雨等作用,方便人们在生活和游玩中进行休憩;
现有的园林亭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同时也为了减少加工材料,使得园林越发的小巧,小巧的园林亭虽然保证了美观但是由于无法承受剧烈的如风暴之类的自然灾害冲击,从而对园林内的其他设施或周边人员产生威胁。
而雨水作为一种清洁水源,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收集就显得很有意义,可把雨水收集后系统储存,应用于绿地灌溉、路面喷洒、冲厕、冲洗车辆以及用于补充景观水,可有效缓解城市供水压力,避免水资源的不足和城市水灾的发生。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的一种独特的风景,对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自然降水的不稳定性,目前园林的灌溉主要是通过人工用自来水进行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园林用凉亭过于小巧、不耐冲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装稳固的市政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装稳固的市政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通过提升底座的重力为凉亭进行加固,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下端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表面与蓄水箱的上端适配,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蓄水箱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和蓄水箱的上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均水平对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限位槽的内侧壁和蓄水箱的上端均开设有插槽,从而便于底座和蓄水箱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内侧壁滑动插接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与插槽的表面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插槽内插接同一安装板,从而便于底座和蓄水箱的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积水装置,所述积水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延伸至支撑柱的下表面,所述集水管的下端贯穿底座并连通蓄水腔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支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集水管,从而便于对集水管的保护。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积水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过滤网,从而初步保证蓄水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积水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集水管的上端,所述集水管的表面与出水槽的内侧壁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集水管连接出水槽,从而便于将雨水导入蓄水箱。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左端连通至蓄水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溢水管连通蓄水腔,从而防止雨水从而顶盖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6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开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及其腰部旋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