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毒害物质测定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54984.1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5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军;王泽军;李智明;方乃文;韦晨;郑桂红;戴红;杨义成;魏玉顺;韩美;陈建国;黄薪钢;党丽华;黄雅馨;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33/00;G01N5/04;B23K9/3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材料 过程 毒害 物质 测定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毒害物质测定设备,包括,焊接发尘量、飞溅测定装置和焊接烟气分析仪;所述发尘量、飞溅测定装置通过管道与焊接烟气分析仪和真空泵连接。有益效果是,该设备能够对气体保护焊和焊条电弧焊进行准确飞溅收集外,还能够进行焊接烟尘的收集,并测定焊接材料的发尘量及烟气。特别是由于内筒采用铜皮筒确保高温飞溅不粘连在箱体上,能够准确的收集全部飞溅,该设备焊条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发尘量和飞溅率试验,打破了传统只能进行一种试验的模式,适用于焊条、实心焊丝、药芯焊丝、金属粉心焊丝等焊接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材料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毒害物质测定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焊接材料用量的增加,由焊接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也在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美、日、俄、德、瑞典等焊接技术发达的国家对焊接安全卫生方面研究较早并且也建立相关的学术机构、标准和法规等来保护焊接工作者身体健康的安全。
通常情况下,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烟尘及烟气含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氟化氢、光气、氯乙烯等各种气体和含有铁、锰、硅、钛、镁、钙、钾、钠等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年发布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卫生标准,要求电焊烟尘低于4mg/m3。中国焊接协会于2017年11月10发布了团体标准《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中规定了焊接烟尘浓度检验方法。
另外,焊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焊接飞溅产生,会烧(烫)伤焊工的皮肤;可能会引起火灾;飞溅物落到焊缝周围母材的表面,使其表面质量下降;破坏电弧的稳定性能,使焊接质量变差;飞溅带走部分金属及能量。造成金属材料和能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准确的测定焊接材料的飞溅率。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设备中有对气体保护焊的飞溅进行收集,但不能进行焊条电弧焊的飞溅收集,并且无法准确的收集全部飞溅。另外该设备不能测定焊接材料的发尘量及烟气。又或有可进行焊接烟尘的收集,但不能进行焊接飞溅及烟气的分析。但缺少对于烟尘、飞溅率及烟气的分析尚没有检测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环保型焊材的研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能够对毒害物质进行测定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毒害物质测定设备,包括,焊接发尘量、飞溅测定装置和焊接烟气分析仪;所述发尘量、飞溅测定装置通过管道与焊接烟气分析仪和真空泵连接。
所述焊接发尘量、飞溅测定装置包括筒体、大椎体和小椎体;所述筒体的上方依序安装有大椎体和小椎体;大椎体和小椎体之间设置有滤纸和铜网;所述小椎体通过连接软管与真空泵连接。
所述焊接发尘量、飞溅测定装置检测焊接发尘量时,所述筒体的内腔安装有铜皮筒。
所述焊接发尘量为
其中:F为焊接发尘量,△g1为三张集尘滤纸前后质量差(g),△g2为脱脂棉集尘后质量差(g),△g3为焊接材料前后质量差(g);
所述焊接飞溅测定的飞溅率为;
式中:S为飞溅率;m为飞溅物总质量(g);m1为焊接材料前重,m2为焊接材料后重。
所述焊接烟气分析仪中的检测器置入大椎体上部,通过脱脂棉或石英棉封闭大椎体上部圆形口,焊接材料在筒体内部试板上进行焊接,通过烟气分析仪对气体进行分析。
所述筒体的外周面形成有焊接操控室和焊接观察孔。
所述真空泵为旋片式真空泵,其抽气流量不小于5m3/h;烟气分析仪为VARIO PLUS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4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防爆蓄电池运载车
- 下一篇: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