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的下止具及拉链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54741.8 | 申请日: | 2020-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9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康行;松田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B19/36 | 分类号: | A44B19/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下止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的下止具及拉链,包括:相对设置的承接构件和咬合构件;承接构件和咬合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单侧牙链的布带上;咬合构件的靠近承接构件的侧面上设有钩状接头,承接构件的靠近咬合构件的侧面上设有供钩状接头插入的承接凹陷部;咬合构件的远离承接构件的侧面上设有凹口,凹口延伸至咬合构件的底部;承接构件和咬合构件的前侧面上均设置有前侧止脱凸部,承接构件和咬合构件的后侧面上均设置有后侧止脱凸部。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的下止具的组装无需采用机器设备,这就能够降低安装成本,前侧止脱凸部和后侧止脱凸部的设置,又能够防止下止具的承接构件和咬合构件轻易打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链的下止具及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根据其下端开合类型分为开口拉链和闭口拉链。开口拉链一般设置在服装上,开口拉链是由两根独立的单侧牙链,通过插棒和插座以及拉头组合而成的拉链,两条单侧牙链底端的插棒和插座可以分开。闭口拉链一般常用于裤子或裙子的门襟处,闭口拉链是指两根单侧牙链在底端通过下止部件合并在一起的拉链,两根单侧牙链的底端无法随意分开,这类拉链一般常用于裤子或裙子的门襟处。
一般情况下,由于闭口拉链底端的封闭,无法随意分开,将闭口拉链缝制到物品上时,需要先将带有链牙的布带与拉链的拉头组装好,在进行缝制过程中还需要滑动拉头,回避拉头所形成的障碍。这就使得安装闭口拉链的物品缝制位置受到限制,难以调整。
对于闭口拉链,也出现了改进的结构,现有的一种闭口拉链的底端止码,拉链包括拉头和两条单侧牙链;拉头包括:后翼板;引导柱,其竖立设置在所述后翼板上;前翼板,其从所述引导柱向下延伸;两个左右设置的引导凸缘部,每个所述引导凸缘部与所述后翼板连接,每个所述引导凸缘部与所述前翼板连接,拉头的前后方向就是拉头的厚度方向;沿着从下到上的方向,两个所述引导凸缘部由相互接近的位置过渡到相互远离的位置;所述后翼板、所述引导柱、所述前翼板和两个引导凸缘部,形成引导两条单侧牙链的链牙部通过的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
底端止码,具有两分型的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单侧牙链上,至少两对钩状联接头和联接凹入部分分别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相对表面上形成。而且为了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能够稳定地连接,沿着拉链的长度方向,至少有两对钩状联接头和联接凹入部分是依次设置。闭口拉链的底端止码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对应的单侧牙链可以分别与物品缝制,随后再用拉头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安装在一起。
但是,Y字状的链牙引导路包括底部开口和连接所述底部开口上端的两个肩口,所述底部开口处于两个所述引导凸缘部的下部之间,每个所述肩口处于引导柱与相应的所述引导凸缘部的上部之间,即两个引导凸缘部的上部是向外延伸的;底端止码是一对左右方向上相互卡合的构造,而在拉链厚度方向上,底端止码的前侧面与拉头的前翼板之间有一定距离,底端止码的后侧面与拉头的后翼板之间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在拉链的厚度方向上,底端止码与拉头之间有间隙,底端止码与拉头摩擦,底端止码受到前后方向的施力时,底端止码仍然有被打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的下止具及拉链,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的下止具,拉链包括拉头和两条单侧牙链;所述拉头包括:
后翼板;
引导柱,其竖立设置在所述后翼板上;
前翼板,其从所述引导柱向下延伸;
两个左右设置的引导凸缘部,每个所述引导凸缘部与所述后翼板连接,每个所述引导凸缘部与所述前翼板连接;沿着从下到上的方向,两个所述引导凸缘部由相互接近的位置过渡到相互远离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4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