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盐废水提升泵专用防刮耐腐蚀高绝缘电缆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1837.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8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汉广;郑定标;杨立权;吴险奇;林聪勇;朱明杰;单申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4/02;H01R13/502;H01B7/18;H01B7/28;H01B7/02;H01B7/282;H01B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提升 专用 防刮耐 腐蚀 绝缘 电缆线 | ||
一种高盐废水提升泵专用防刮耐腐蚀高绝缘电缆线,包括电缆线本体,所述电缆线本体包括PVC网纹软管、位于PVC网纹软管内的若干根芯线、位于PVC网纹软管内且连接于水泵的水泵端和位于PVC网纹软管内且连接于井口接线盒的井口端,所述芯线上设有接头元件,所述接头元件通过错位对扭接头元件的方式连接,所述接头元件通过锡焊的方式与芯线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盐废水提升泵专用防刮耐腐蚀高绝缘电缆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每天都会制造出大量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经过筛选后,一部分会通过填埋处理,另一部分会通过焚烧产生固化飞灰,然后对固化飞灰进行填埋作业,因生活垃圾焚烧固化螯合剂以水泥为主,所产生的渗沥液为高盐强碱性废水,在填埋场通常设有4口提升泵井,深度25M,每口井设一台4000W的提升泵,由进行PLC远程自动控制启停,高盐强碱性废水具有高导电性、强腐蚀液体性和腐蚀性气体,普通电缆线无法承受强碱液体与气体的腐蚀,从而造成提升泵电缆线损坏,造成电缆线短路烧毁提升泵电机与其他元器件,同时,由于提升泵为自动控制启停,泵体为深井潜污泵,提升泵作业时,普通电缆线会随着水泵的运行摆动,电缆线会与管件之间的法兰片发生刮擦碰撞,从而造成电缆线绝缘保护层被刮坏,这也是造成电缆线短路烧毁提升泵电机与其他元器件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高盐强碱废水盐份高,具有高导电性,普通电缆线在强碱腐蚀下和电缆线的随着提升泵运行在水中与空中不时摆动造成绝缘保护层穿孔或损坏,便会通过高盐份液体造成电缆线短路烧毁提升泵电机与其他元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高盐份强腐蚀高导电液体中正常运行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有效防止提升泵因绝缘问题引起的烧毁现象的高盐废水提升泵专用防刮耐腐蚀高绝缘电缆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盐废水提升泵专用防刮耐腐蚀高绝缘电缆线,包括电缆线本体,所述电缆线本体包括PVC网纹软管、位于PVC网纹软管内的若干根芯线、位于PVC网纹软管内且连接于水泵的水泵端和位于PVC网纹软管内且连接于井口接线盒的井口端,所述芯线上设有接头元件,所述接头元件通过错位对扭接头元件的方式连接,所述接头元件通过锡焊的方式与芯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缆线本体包括PVC网纹软管、位于PVC网纹软管内的若干根芯线、位于PVC网纹软管内且连接于水泵的水泵端和位于PVC网纹软管内且连接于井口接线盒的井口端,通过错位对扭接头元件并将接头元件通过锡焊的方式与芯线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大大加强电缆线本体的强度,避免电缆线本体长期浸泡在高盐废水中损坏,大大延长电缆线本体的使用寿命,由于PVC网纹软管具有抗氧化、耐磨、耐高盐、耐强碱腐蚀等特点,可以进一步延长电缆线本体的使用寿命,避免提升泵作业时,电缆线随着水泵的运行摆动,电缆线与管件之间的法兰片发生刮擦碰撞,从而造成电缆线绝缘保护层被刮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水泵端注入环氯树脂灌封胶,待环氯树脂灌封胶固化后往管内注入变压器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氯树脂灌封胶可有效对水泵端进行密封处理,变压器油第一可以起到绝缘作用;第二可以随着水温变化稳定管内外温度一致,有效防止由温差引起的PVC网纹软管内形成水汽导致潮湿或积水而引起绝缘性能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井口端注入环氯树脂灌封胶,待环氯树脂灌封胶固化后往管内注入变压器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氯树脂灌封胶可有效对井口端进行密封处理,使PVC网纹软管内变压器油形成全封闭状态,PVC网纹管两端密封处理可起到PVC网纹软管内恒压状态,也有效防止其它液体进入管内破坏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芯线上设有固定连接于芯线的热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18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