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1829.4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亮;段兴中;李云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电池 安装 框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和车辆,所述的电池安装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包括首尾相连的前横梁、左纵梁、后横梁和右纵梁;动力电池安装部,动力电池安装部设置在前横梁、左纵梁、后横梁和右纵梁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上;车身安装部,车身安装部设置在前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其中动力电池安装部构造为设置在框架本体内侧的电池安装套筒,车身安装部构造为设置在框架本体外侧的车身安装套筒。本申请的电池安装框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进行尺寸更改,可以实现一款动力电池在多种车型下共用,节省了新电池的开发和生产成本,是国家出台电动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后,降本增益有效的方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不同车型的车身结构尺寸差异较大,由于不同的车体结构和总体布置等多方面限制,一款动力电池难以同时满足多种车型,需要开发多种不同的电池壳体用来匹配不同的车型,增加了开发成本和电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可与多种车型实现匹配;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包括首尾相连的前横梁、左纵梁、后横梁和右纵梁;动力电池安装部,所述动力电池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上;车身安装部,所述车身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前横梁、所述左纵梁、所述后横梁和所述右纵梁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其中所述动力电池安装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内侧的电池安装套筒,所述车身安装部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外侧的车身安装套筒;所述框架本体的横截面包括: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内侧顶板和内侧底板,所述内侧顶板与所述内侧底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池安装套筒;至少部分间隔开的外侧顶板和外侧底板,所述外侧顶板与所述外侧底板之间设置有所述车身安装套筒。
本申请的电池安装框架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进行尺寸更改,通过动力电池安装部先将框架本体与动力电池合装,然后再通过车身安装部将合装后的整体装配到车身上的方式,解决了一款动力电池在多种车型下可以实现共用的问题,节省了新电池的开发和生产成本,是国家出台电动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后,降本增益有效的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的横截面还包括:连接所述内侧顶板的内端和所述内侧底板的内端的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内侧顶板的外端和所述内侧底板的外端的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外侧顶板的内端和所述外侧底板的内端的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外侧顶板的外端和所述外侧底板的外端的第四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为同一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安装套筒和/或所述车身安装套筒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所述动力电池安装部和所述车身安装部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所述动力电池安装部和所述车身安装部为铝合金件。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安装部构造为多个且沿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均匀且间隔布置;所述车身安装部构造为多个且沿所述框架本体的外侧均匀且间隔布置。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框架。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1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联杆的平面行走双足机器人
- 下一篇:加固型抗干扰双芯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