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的强制出料式入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8529.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任阳;刁鹏;徐勇;伍琦;梅元元;韩啸;段天文;刘伟;黄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盾构 施工 渣土 处理 强制 出料式入 料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的强制出料式入料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盾构施工渣土处理中料斗容易出现堵料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料斗本体(2),所述料斗本体(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口(1)和出料口(4),所述料斗本体(2)中设置有强制出料装置(3),所述强制出料装置(3)位于出料口(4)处,所述强制出料装置(3)连接有驱动装置(5)。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料斗堵塞现象,适用于对盾构施工渣土进行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的强制出料式入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对盾构施工产生的渣土处理上多采用直接外运方式,部分工地采用了振动筛分的方式来分级处理渣土。
现有技术中盾构机掘出的渣土会通过料斗输送给振动筛分装置,由于盾构机穿越的地层往往比较复杂,砂石性质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泥粉结块或成粘稠的糊状,包裹砂石,使得盾构施工渣土在料斗中堆积,出现堵料现象,影响后续的渣土处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盾构施工渣土处理中料斗容易出现堵料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的强制出料式入料斗,其目的在于:消除料斗的堵料现象,避免影响后续的渣土处理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盾构施工渣土处理的强制出料式入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料斗本体中设置有强制出料装置,所述强制出料装置位于出料口处,所述强制出料装置连接有驱动装置。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驱动装置带动强制出料装置运转,能够防止盾构施工渣土在出料口处堵塞,避免影响后续的渣土处理工作,而且强制出料装置能够加快渣土的出料速度,提高渣土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强制出料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轴沿径向设置有数个强制排出部。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带动强制排出部旋转,将盾构施工渣土从料斗本体中排出,防止渣土堵塞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强制排出部的最大外缘处伸出料斗本体的底面和侧面0~10cm。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强制排出部的排出能力更强,若发生堵塞,也更加有利于人工清理。
优选的,所述强制排出部与出料口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10mm。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能够在保证强制排出部与出料口边缘之间不发生摩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大强制排出部的尺寸,提高渣土排出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强制排出部为板状结构,所述数个板状结构沿转动轴径向均匀布置。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板状结构能够将其转动平面内所有的渣土排出,渣土排出的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强制排出部为杆状结构。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杆状结构之间的空隙可以让渣土自由通过,可以利用渣土的自重排出,节约能源,而且杆状结构与渣土的接触面积小,转动时更加省力,又能够防止出料口堵塞。
优选的,所述杆状结构在转动轴上交错布置。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在同一时刻与渣土接触的杆状结构数量更少,当有堵塞物出现时,与堵塞物接触的杆状结构能够提供的压力更大,防堵塞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减速一体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8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厂电气贯穿件运输工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监控设备的安防监控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