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红外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48371.7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6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于来强;孙凌云;罗昀;于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生生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1/52;F24F13/24;F24F13/28;F24H3/04;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红外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离子红外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壳体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进风孔,壳体内设置有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风机,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进风腔,进风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进风孔对应上第二进风孔,第二进风孔通过空气净化管与第一进风孔连接;负离子发生器,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风机的前端;空气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红外线装置,将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加热器集成在一起,可产生远红外线及负离子,有加热空气、提高负离子浓度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节约了空间,使得用户不必再分别购买各类电加热器、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器等电器,也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离子红外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保健也日益重视。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废气、废水的不合理排放,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使生活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改善室内环境,电加热器、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器己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居室和活动场所,虽然各类电加热器、负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器不断涌现于市场,但是大多数产品功能单一,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负离子红外线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离子红外线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导风条口,所述壳体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进风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的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导风条口,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孔对应上第二进风孔,所述第二进风孔通过空气净化管与所述第一进风孔连接;
负离子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风机的前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空气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前侧,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加热片涂有远红外涂层,所述空气加热器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空气净化管包括管体、依次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第一过滤网、吸附层以及第二过滤网,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风孔螺纹连接,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孔螺纹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环。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转动环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周向凹槽,所述第一周向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进风孔内设置有内挡环,所述内挡环朝向所述管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周向凹槽,所述第二周向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壳体的内侧面、内顶面均贴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设为离心玻璃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的厚度为10-15mm。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按键模块,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键模块、所述风机、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空气加热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杀菌模块,所述杀菌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杀菌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灯板和触媒板,所述灯板设置在所述进风腔的远离所述风机的内表面上,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UV紫外杀菌灯珠,所述触媒板靠近所述风机,所述触媒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过风的栅格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生生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绿生生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8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