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6767.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6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凯 |
主分类号: | A63B23/14 | 分类号: | A63B23/14;A63B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损伤 功能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包括肘臂套,顶支杆,侧支杆,杠杆,指套,掌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臂套顶部设有顶支杆,侧部设有侧支杆,侧支杆与顶支杆呈90°分布;所述顶支杆上铰接有杠杆,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掌托,杠杆的前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指套;所述侧支杆通过拉绳与指套连接;该锻炼器通过灵活的设计使其更加能够符合人体工学,极大的增强了锻炼的灵活性、舒适性;此外,对于力度的把握,患者可以瞬间完成调节,非常的方便,进可能的减少康复过程中繁琐的操作和痛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
背景技术
桡神经(radial nerve),是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挠神经肘上水平损伤患者伸掌指关节、伸腕关节无力,长时间受屈肌腱牵拉垂指垂腕得不到及时功能锻炼会造成腕关节和手部关节粘连,即使后期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或功能重建手术,也因为腕关节和指间关节粘连其治疗效果不佳。
对于手功能的锻炼,传统的支具使用灵活性、舒适性、科学性不能更好的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特别是未重视伸腕功能锻炼,导致腕关节在伸到中立位时被支具自身限制而不能有限背伸;传统的支具锻炼时较为僵硬,能够完成的锻炼动作有限且舒适感较差,这对于手功能存在障碍的人说,不仅难度较大而且难以坚持,过程较为痛苦。
其次,由于患者群体年龄、岁数、患病轻重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对于手功能锻炼器的锻炼力度要求不同,而且随着康复训练的程度、时间不同,对于锻炼力度的需求也在改变,想要保持最佳锻炼需求,需要患者不断的调整,而大多数患者由于操作繁琐而不愿去频繁的调整,导致康复锻炼效果差,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该锻炼器通过灵活的设计使其更加能够符合人体工学,极大的增强了锻炼的灵活性、舒适性;此外,对于力度的把握,患者可以瞬间完成调节,非常的方便,进可能的减少康复过程中繁琐的操作和痛苦。
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包括肘臂套,顶支杆,侧支杆,杠杆,指套,掌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肘臂套顶部设有顶支杆,侧部设有侧支杆,侧支杆与顶支杆呈90°分布;
所述顶支杆上铰接有杠杆,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掌托,杠杆的前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指套;
所述侧支杆通过拉绳与指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肘臂套为塑料,低温热塑板、橡胶等任意具有一定强度的材质制成,在肘臂套上均匀的设有散热孔,肘臂可以通过魔术贴捆带将其固定在小臂上,肘臂套沿轴向为开放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肘臂套与小臂接触面设有垫层,垫层为纱布、海绵层、棉布等任意柔和布料。
优选地,顶支杆上设有至少一组卡槽。
优选地,所述杠杆上设有拱起点,拱起点卡合在卡槽内,避免支杆沿卡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杠杆的后端横向的设有横梁,横梁两端通过拉绳分别与掌托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绳为弹力绳和非弹力绳两种。
进一步,所述弹力绳包括乳胶管、拉簧、弹力带等。
优选地,所述指套设有五个,杠杆前端连接有四个,侧支杆上连接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凯,未经周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