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提升的底注式钢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46573.8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5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四勇;廖钊;康建;田辉;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16 | 分类号: | B22D41/16;B22D41/02;B22D46/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 代理人: | 关文龙 |
| 地址: | 542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提升 底注式 钢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提升的底注式钢包,所述钢包包括包体,包体四周设置有包衬;包体内设置有与包体底部连接的塞杆,塞杆顶部通过悬臂连接包体外侧的由推杆、液压缸组成的提升装置;塞杆底部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塞头砖;包体底部设置有座砖,座砖内嵌套有铸口砖;在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旋转盖,并且在包体上部靠近推杆的一侧还设置有挡板;在包衬内设置有包衬保护装置,在包体底部设置有包底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通过远距离控制塞杆的提升,避免了工作人员靠近钢包而被钢水溅射灼伤的危险,并且通过设计包衬和包底保护装置保护了包体上部和底部耐火衬及整套钢包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提升的底注式钢包。
背景技术
在冶金铸造加工生产中,钢包作为精炼设备的组成部分,常用来盛储钢水,在现有的底注式钢包中常通过手摇或手提的方式控制包体内部的塞杆运动。这样的操作方式容易使操作人员被溅射的钢水灼伤。并且目前工厂使用的钢包还存在有:(1)缺乏安全性结构,钢水容易从钢包中飞溅;(2)钢包使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钢水穿炉事故发生,不能有效保护包体耐火衬及整套底注式钢包控制系统。因此急需设计一款新的底注式钢包。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液压提升的底注式钢包,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整个钢包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提升的底注式钢包,所述钢包包括包体,包体四周设置有包衬;包体内设置有与包体底部连接的塞杆,塞杆顶部通过悬臂连接包体外侧的提升装置;塞杆底部通过紧固螺钉连接塞头砖;包体底部设置有座砖,座砖内嵌套有铸口砖,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液压缸、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液压缸正上方并通过导套限定在包体外侧,所述悬臂固定在推杆上部;在所述包体的上部设置有旋转盖;在包衬内设置有包衬保护装置,所述包衬保护装置包括加热感应圈、温度感应器、导线a,所述温度感应器与加热感应圈通过导线a相连;在包体底部还设置有包底保护装置,所述包底保护装置包括包底保护触头、触头保护器、导线b;所述包底保护触头镶嵌于包体底部的座砖内,所述触头保护器与包底保护触头通过导线b相连。
进一步地,在靠近推杆的上部设置有与包体连接的挡板。
进一步地,挡板的材料采用耐火材料板件。
进一步地,加热感应圈设置有6个,每个加热感应圈上设置有3个感应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感应圈两两相隔一定距离水平环绕在包衬内。
进一步地,每两个加热感应圈之间的距离为200mm。
进一步地,包底保护触头的数量为5个。
进一步地,所述包底保护触头呈正五边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包体外部安装液压提升装置,通过液压管能够远距离控制钢包内部塞杆的提升,避免操作人员靠近钢包而被钢水溅射灼伤的危险。
(2)在包体上部设置有旋转盖,对钢水进行保温和防溅射,在靠近推杆的一侧设置挡板,从而为作业人员起到遮挡作用,保障了工人安全;同时也对液压提升系统起到遮挡保护作用。在包衬内和包体底部设置保护装置,有效保护包体上部和底部耐火衬及整个液压提升控制系统。
(3)所述包底保护触头呈正五边形分布,规避了铸口砖钢水流道口的位置,也较大限度地分布在包体底部的座砖内,保证更好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长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