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回收软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6304.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7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钦;章煜生;王青;王奕丹;孙培强;郭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丹青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杨旭生 |
地址: | 5156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软包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回收软包装膜,包括外膜、油墨层与内膜,所述油墨层置于所述外膜与所述内膜中间,所述外膜与所述内膜相互复合,所述内膜为聚乙烯薄膜,所述外膜包括外层、中间层与内层,所述外层、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层依次贴合在一起,所述外层为聚乙烯薄膜层,所述中间层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所述内层为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回收软包装膜外层与内层均为聚乙烯薄膜制品,属于同种材质,而油墨层在进行热熔回收时会被蒸发掉,因此,能够达到将制品完全回收的目的,利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本身的韧性,使成型的外膜具有相对的韧性能够对内膜与油墨层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回收软包装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软包装复合袋/膜,为了达到良好的印刷效果及热封效果,通常使用不同类型的薄膜进行复合,即一般的塑料包装薄膜是由不同层(根据应用和功能)组成的薄膜层合体,例如聚烯烃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 ,通常还与作为被印刷外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组合。在此通常组合由不同塑料组成的层。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想到塑料层与其它材料如铝或纸的层合体。包装本身还始终具有外部可见的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将印刷施加至薄膜层合体的适合印刷的层上,例如双轴拉伸的聚丙烯(BO-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的层上。
然而这些在包装工业中使用的薄膜层合体由于包含的不同材料因为材料难以分离,基本无法进行回收,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完全回收,大幅度避免白色污染的全回收软包装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回收软包装膜,包括外膜、油墨层与内膜,所述油墨层置于所述外膜与所述内膜中间,所述外膜与所述内膜相互复合,所述内膜为聚乙烯薄膜,所述外膜包括外层、中间层与内层,所述外层、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层依次贴合在一起,所述外层为聚乙烯薄膜层,所述中间层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所述内层为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层。
具体的,还包括高密层,所述高密层与所述中间层相互贴合,所述高密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层。
优选的,所述高密层为两层,分别贴合在所述中间层的上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与所述高密层通过共挤工艺制作而成。
具体的,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5~10μm。
具体的,所述高密层的厚度为8~12μm。
具体的,所述外层的厚度为20~25μm。
具体的,所述内层的厚度为20~30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层与内层均为聚乙烯薄膜制品,属于同种材质,而油墨层在进行热熔回收时会被蒸发掉,因此,能够达到将制品完全回收的目的,利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本身的韧性,使成型的外膜具有相对的韧性能够对内膜与油墨层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还真增加了高密层,更大程度的加强了外膜的韧性与耐热变形性能,从而满足薄膜热封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1外层,2高密层,3中间层,4内层,5油墨层,6内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丹青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丹青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6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防护结构的桁架机械手用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堆叠的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