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承受能力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5397.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勇;段宏源;张永;李文端;王洪波;牛文超;吴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40;G01N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材料 硬度 承受能力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承受能力检测系统,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支柱,支柱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液压检测组件,平台上设有待测构件,待测构件的上部两角设有上角铁,待测构件的下部两角设有下角铁,两上角铁之间、两下角铁之间连接有对拉的横螺杆,上角铁与平台之间、下角铁与平台之间连接有对拉的竖螺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传统的固定组件替换为角铁,角铁的结构灵活独立,能够满足各种待测构件的固定,通过角铁之间、角铁与平台之间的螺杆对拉,将待测构件固定在平台上,进行材料硬度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承受能力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强度与硬度,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硬度检测,避免部分建筑材料的强度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建筑物不符合验收标准,或在后序的使用中,因为建筑材料的硬度降低,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或出现易损坏的风险。
在对建筑材料的硬度进行检测时,首先要将待测构件固定在平台上,现有待测构件的固定组件大都不可调节,即固定组件不能调节尺寸,需要将待测构件裁切成特定尺寸,然后再装入固定组件内,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承受能力检测系统,解决了检测系统的固定组件不能调节尺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材料硬度承受能力检测系统,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支柱,支柱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液压检测组件,所述的平台上设有待测构件,待测构件的上部两角设有上角铁,待测构件的下部两角设有下角铁,两上角铁之间、两下角铁之间连接有对拉的横螺杆,上角铁与平台之间、下角铁与平台之间连接有对拉的竖螺杆。
所述的平台的下部设有支腿。
所述的上角铁和下角铁上设有供螺杆穿过的U形槽。
所述的横螺杆上设有内压角铁的螺母。
所述的竖螺杆穿过上角铁、下角铁和平台,竖螺杆上设有下压上角铁和下角铁的螺母,竖螺杆上设有上压平台的螺母。
所述的平台上设有排灰口,排灰口内固定有滤板,滤板上设有供竖螺杆穿过的长孔。
所述的滤板设有两层,上层的滤板与平台的上端面平齐,下层的滤板与平台的下端面平齐。
所述的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排灰口内。
所述的排灰口的下方设有灰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传统的固定组件替换为角铁,角铁的结构灵活独立,能够满足各种待测构件的固定,通过角铁之间、角铁与平台之间的螺杆对拉,将待测构件固定在平台上,进行材料硬度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2-支柱,3-支架,4-液压检测组件,5-待检构件,6-上角铁,7-下角铁,8-横螺杆,9-竖螺杆,10-排灰口,11-滤板,12-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5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防雨配电箱
- 下一篇:车载功放器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