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加热油底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4776.3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韦焕程;刘益军;向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热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加热油底壳结构,涉及油底壳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温度变化时需更换相应的机油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控制组件、温度传感器和平板式的热交换器,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油底壳的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油底壳腔体内的一侧,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油底壳腔体内的另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用于吸取机油的吸油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热交换器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闭环控制的方式对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加热,无需在温度变化时更换机油,且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底壳,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电加热油底壳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燃机油底壳均裸露在整车发动机机舱外,外壳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到了冬季,特别是寒冷地区,因为温度较低等原因,发动机想要在停机后快速启动,正常运行,必须要使用价格比较昂贵的冬季专用机油。而部分地区的冬季时间较短,专门更换冬季专用机油导致机油的使用时间较短,温度升高后又要换回普通机油,成本较高且来回更好较为麻烦。此外,还有的车辆,在冬季期间可能会频繁往返于寒冷地区和高温地区,如不及时的更换成冬季专用机油,则会导致停机后二次启动困难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加热油底壳结构,可对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加热,无需在温度变化时更换机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于:一种新型电加热油底壳结构,包括控制组件、温度传感器和平板式的热交换器,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油底壳的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油底壳腔体内的一侧,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油底壳腔体内的另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用于吸取机油的吸油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热交换器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
所述热交换器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油底壳的腔体内。
所述热交换器与油底壳的底面之间设有一间隙。
所述油底壳主要由浅层壳体和深层壳体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深层壳体腔体内的一侧,且靠近浅层壳体布置;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深层壳体腔体内的另一侧,且位于深层壳体的中间部位。
所述深层壳体的底部设有一贯穿深层壳体的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孔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通讯线束与控制组件电气连接,且所述通讯线束沿着油底壳的外侧布置。
所述深层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凸出的第一蓄油腔;所述浅层壳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凸出的第二蓄油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机油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组件,当达到设定的阈值,控制组件触发热交换器对机油进行加热,且待机油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控制组件发出停止加热指令,实现了对油底壳内机油的加热。在温度较低时,不必专门更换冬季专用机油,对于常年频繁往返高低温环境的整车冷启动性能、换油成本下降明显,解决了因寒冷导致机油粘度大等原因导致发动机冷启动时间长、冷启动启动困难的问题。
2.热交换器为大面积的平板结构,与传统无加热或者加热棒、栅栏加热片式交换器结构相比,其具有接触面积大、加热速度快的优势。
3.通过热交换器与油底壳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使机油可进入到间隙中,将热交换器完全的包裹在机油中,大大的提高了热交换器对机油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4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冷器的防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油气分离器精滤过滤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