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竖直重垂张拉法的绝缘杆塔生产线的集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4231.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2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文君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42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竖直 重垂张拉法 绝缘 杆塔 生产线 集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竖直重垂张拉法的绝缘杆塔生产线的集束结构,包括三层原料层,每层原料层分别设置有集束结构,每层集束结构均包括集束板和定型板,集束板和定型板均为两个半圆结构,集束板上开有纱孔和毡孔;第一层的纱和毡通过第一层集束板和第一层定型板后集束后为成品型材的最内圈部分,第二层的纱和毡通过第二层集束板和第二层定型板后集束后为成品型材的中间的加强筋部分,第三层的纱和毡通过第三层集束板和第三层定型板后集束后为成品型材的最外圈部分。本实用新型内圈部分、加强筋部分、外圈部分等多层分布集束,利用三维空间,分层放置、分层集约,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杆塔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竖直重垂张拉法的绝缘杆塔生产线的集束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FRP复合材料也在发挥其重要作用,其中使用范围最广、成效最大的莫过于输电线路杆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杆塔相比如传统材料杆塔轻质高强、高绝缘、耐腐蚀的技术优势特性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因而成为全球电网建设中被积极研发与推广应用的目标产品。国外复合材料电杆的制造与应用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中研究开发和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美国,美国的Ebert Composites公司、Powertrusion Composites公司、Shakespear公司、North Pacific 公司和CTC公司等制品厂家都开发了自己的复合材料杆产品,并申请专利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巴西、智利和伊朗等也在积极开展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与应用工作,我国亦于近期对复合材料杆塔技术进行了研究,如北京703研究所,鞍山远达、秦川、北玻院等单位,另外国网公司也对复合材料杆塔的制备及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并积极推进试点工程实验。复合材料杆塔相关的研究将成为全球输电线路发展的方向。复合材料杆塔已成为传统杆塔的理想替代品。
传统的输电杆塔,如木杆、钢管杆和混凝土杆,普遍存在质量大、易腐烂、锈蚀或开裂等缺陷,耐久性差,使用寿命较短并且施工运输和运行维护困难,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相应的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优良,而其耐老化、耐腐蚀性能相比于金属、水泥材料优势明显,是替代传统材料制备输电杆塔的理想材料。相比于铁质杆塔,复合材料杆塔优异的绝缘性和憎水性可大幅增加绝缘间隙,因而能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防污、防冰灾、防风偏能力,同时缩减线路走廊宽度。如110kV复合材料杆塔接地线顺线方向悬空引下时,塔头相地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比常规110kV铁塔提高了约76%、杆塔相地空气间隙可达到1.7m,远大于常规铁塔的1.0m,且在中雷区线路雷击跳闸率由0.70次/100km年降低至0.28次/100km年以下。另外,优良的绝缘特性使得110kV聚氨酯复合材料杆塔比传统铁塔线路绝缘子串的爬电距离增加了47%,提高了防污水平,缩减绝缘子片数,减小绝缘子串长度,因而在较大程度上防止降低风偏放电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同塔双回复合材料杆塔的输电线路走廊比传统钢管塔可缩减33%,比角钢塔缩减约46%。,GFRP复合材料杆塔综合成本优势突出,其质量轻、耐腐蚀等特点可降低线路建设的运输、安装及维护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以110kV直线塔为例,计算结果显示,即使在保守设计条件下,复合材料杆塔的总重量只有钢管塔的58%左右。在考虑原材料、运输安装、土地使用、产品寿命等成本因素的基础上,复合材料杆塔线路的年均综合成本相比钢管塔与角钢塔可降低15%以上,而在应用技术上的优势可减少线路在运行检修方面的成本,进一步凸显了其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文君,未经蒋文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4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结构的滑移安装体系
- 下一篇:竖直绝缘杆塔生产线的对开外模分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