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柔软安全功能的汽车椅背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0420.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王万松;黄悦婷;韩刚;周忻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B60N2/66;B60N2/6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柔软 安全 功能 汽车 椅背 | ||
一种具有柔软安全功能的汽车椅背,包括骨架本体、头枕支撑横梁、调角器连接横梁、椅背上翼板、椅背背托,椅背背托的中部朝向乘坐者的一侧拱起而形成半球面体的形状,特点:还包括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和上脊柱关节机构,骨架本体包括上脊柱和下脊柱,骨架本体呈S形构造,头枕支撑横梁设在上脊柱的顶部,调角器连接横梁设在下脊柱的底部,椅背上翼板设在上脊柱的中部,椅背下翼板设在下脊柱的中部,椅背背托连接在上脊柱与下脊柱之间,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连接在下脊柱的顶部与上脊柱关节机构之间,上脊柱关节机构与上脊柱的下端连接。增进乘驾人员乘坐时的上肢体的舒适性;进增椅背与乘驾人员背部生理弧度相吻合的程度;柔软性与安全保障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柔软安全功能的汽车椅背。
背景技术
前述的汽车椅背主要指汽车航空座椅的椅背骨架,汽车航空座椅的典型而非限于的例子如商用汽车、轿车、各种旅游车辆、贵宾接待专用车辆上的座椅,等等。如业界所知,在汽车行业,对汽车座椅特别是汽车航空座椅的设计要素颇多,其中,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极其重要的两个关键要素,前者以乘驾人员坐乘的舒适度为宗旨,后者以车辆在极端情形如在遭到撞击事故下尽可能降低对乘驾人员的生命威胁程度为出发点。其中,椅背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前述舒适性与安全性。例如,在静态和/或动态下,如果椅背不能满足不同坐乘者的依需调节要求,那么舒适度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为以前述商用汽车、旅游大巴车辆为例,由于椅背自身不能单独调节,只能通过其与椅座相连接处的调角器(业界习惯称“汽车座椅调角器”,以下同)实现前倾或后倾的依需角度的整体调节,因而无法满足不同坐乘者依据其自身的背部生理弧度对椅背作适应性调节的要求。又如,由于椅背的骨架为刚性骨架,具体而言,椅背骨架通常表现为冂字形的框架构造,在该冂字形框架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设置背托(也称“腰托”),在骨架外部设置软包,如此形成的椅背在汽车一旦遭遇不希望发生的撞击事故时,因椅背骨架不具有在较大冲击力下的柔性合理变形量,易将乘驾人员夹住在不可动弹的由椅背变形位移形成的狭小空间内,存在危及处于事故状态下的车辆上的乘架人员的生命安全之虞。人们平时耳闻乃至目睹之因乘架人员处于腹背夹住(即夹卡)而难以施救甚至造成窒息的交通事故情形实质上源于椅背的前述刚性框架所致。
上述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益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变刚性骨架为柔性骨架本体而得以增进乘驾人员乘坐时的上肢体的舒适性、有利于不同的乘员依据自身需要单独地进行合理调节而得以增进椅背与乘员背部生理弧度相吻合程度、有益于避免在车辆遇到事故之类的极端情形下乘驾人员被夹卡而得以体现应有的安全性的具有柔软安全功能的汽车椅背。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具有柔软安全功能的汽车椅背,包括一骨架本体、设置在骨架本体的顶部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中部构成有一梯形镂空腔的一头枕支撑横梁、设置在骨架本体的底部的并且朝向上的一侧的两端高而中部低的一调角器连接横梁、设置在骨架本体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上部的椅背上翼板、设置在骨架本体在使用状态下背对乘坐者一侧的下部的椅背下翼板和设置在骨架本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乘坐者一侧的中部的椅背背托,该椅背背托的中部朝向乘坐者的一侧拱起而形成半球面体的形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和一上脊柱关节机构,所述的骨架本体包括上脊柱和下脊柱,由上脊柱与下脊柱使所述骨架本体形成一S字形的构造,所述头枕支撑横梁设置在上脊柱的顶部,所述调角器连接横梁设置在下脊柱的底部,所述的椅背上翼板设置在上脊柱的中部,所述椅背下翼板设置在下脊柱的中部,所述椅背背托连接在上脊柱与下脊柱之间,所述的上脊柱曲度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下脊柱的顶部与所述上脊柱关节机构之间,而该上脊柱关节机构与所述上脊柱的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0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生产用钉卷机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规划用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