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绕机器人连接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7999.7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贺;张铭;张传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德智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连接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绕机器人连接电缆,应用在专用线缆的领域中,解决了现有机器人电缆易出现绕卷故障和损耗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线缆和保护层,其特征是:所述线缆包括缆芯护套以及输送线缆组件,所述输送线缆组件包括多股电缆线和电缆承托块,所述电缆承托块呈S形,所述电缆承托块的两端设有线缆空腔,所述线缆空腔的腔壁设有三角弹性块,所述线缆空腔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缆芯护套呈环形,所述缆芯护套内壁的中部设有三角卡槽块,所述保护层包括外侧耐磨层和内侧弹性缓震层,所述内侧弹性缓震层包括弹性本体以及设于弹性本体内部的缓震空腔,具有提高电缆绕卷使用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线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绕机器人连接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机器人抓手的不断普及,相关配套产业链也在进行着不断的优化升级。其中涉及机器人连接线缆产品的研发,主要解决现有条件下无法满足工业机器人反复运动同时的电缆绕卷松放稳定性,往往相对于其他易损易耗件来说,机器人连接电缆的故障率较高,主要是因为现有专用线缆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电缆的延展弯曲收缩性不佳,多次绕折后会产生对线缆内部不可逆的结构性损伤,导致信号输送等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绕机器人连接电缆,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机器人专用电缆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绕机器人连接电缆,包括线缆和保护层,所述线缆包括缆芯护套以及输送线缆组件,所述输送线缆组件包括多股电缆线和电缆承托块,所述电缆承托块呈S形,所述电缆承托块的两端设有线缆空腔,所述线缆空腔的腔壁设有三角弹性块,所述线缆空腔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缆芯护套呈环形,所述缆芯护套内壁的中部设有三角卡槽块,所述保护层包括外侧耐磨层和内侧弹性缓震层,所述内侧弹性缓震层包括弹性本体以及设于弹性本体内部的缓震空腔,所述缓震空腔的内壁设有一对相互抵触的弹性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承托块的内部设有柔性金属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卡槽块内穿设有细软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弹性缓震层与缆芯护套抵触的一侧设有耐磨层。
进一步的:所述缆芯护套的内壁设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处的电缆承托块端壁设有球形环压块。
进一步的:外侧耐磨层与内侧弹性缓震层之间设有无纺布拒油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缆芯护套的中部设有陶瓷阻燃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S形电缆承托块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穿设于线缆空腔中的电缆进行稳定的承托限位,且利用电缆承托块自身的弹性性能能够实现线缆整体在弯曲形变过程中的适配调节,保持电缆之间同步的变化趋势,减小因为电缆之间受力不均产生的对单股电缆的过度压力作用;
2、通过缆芯护套以及内侧弹性缓震层的设置,有助于实现电缆绕卷过程中保护层相对于线缆内电缆部分的缓冲避震效果,也有助于保障机器人连接电缆在绕折过程中的平缓形变过程,以及线缆正常状态下的快速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连接电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缓震空腔内部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缆芯护套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7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