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4190.9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佳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滨海 地下 水污染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淡水系统和咸水系统,所述主箱体(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主箱体(1)内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带有若干透水孔的第一透水挡板(2)和第二透水挡板(3),所述第一透水挡板(2)和所述第二透水挡板(3)间隔设置将所述主箱体(1)的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和第三腔室(6),所述第二腔室(5)内填充多孔介质,且所述多孔介质靠近所述第三腔室(6)的一端设有倾斜坡面(7);所述淡水系统与所述第一腔室(4)连通,所述咸水系统与所述第三腔室(6)连通,所述主箱体(1)的顶部设有污染源投入箱(8),所述污染源投入箱(8)的底部与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系统包括淡水箱(9),所述淡水箱(9)上设有用于连通淡水水源的进水口(10),所述淡水箱(9)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11)与所述第一腔室(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4)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多孔管(12),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从所述第一腔室(4)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室(4)后与所述第一多孔管(12)的底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箱(9)内设有溢流管(13),所述溢流管(13)的顶端设在所述溢流管(13)道,所述溢流管(13)的底端延伸出所述淡水箱(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咸水系统包括用于连通咸水水源的第二连接管(14)以及溢流腔体(15),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与所述第三腔室(6)连通,所述溢流腔体(15)设在所述第三腔室(6)的外壁上且通过溢流口(16)与所述第三腔室(6)的上部连通,所述溢流口(16)处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溢流口(16)溢流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溢流腔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6)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多孔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4)的一端从所述第三腔室(6)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三腔室(6)后与所述第二多孔管(18)的底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封堵所述溢流口(16)的活动板(19)以及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19)高度的驱动机构(20),所述驱动机构(20)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板(19)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活动板(19)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为粒径大小为0.45mm-1.00mm的玻璃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滨海地下水污染运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源投入箱(8)设在所述主箱体(1)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透水挡板(2)处,且所述污染源投入箱(8)与所述倾斜坡面(7)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41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