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2921.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4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映津;苏玉萍;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水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和净化区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的一侧设有进水面,进水面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消浪区的下方设有净化区,净化区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净化区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在消浪的同时为水体提供大量的溶解氧,利用导流板将藻类导流进入净化区,净化区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建的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进一步增强装置的除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蓝藻水华爆发的频度逐步增加,蓝藻水华爆发,会消耗大量溶氧,降低水体透明度,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水华产生异味与杂质,増加水处理成本;产生的藻毒素通过水循环,对水生动物、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安全都带来极大危害,蓝藻控制与治理工作已越来越严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在消浪的同时为水体提供大量的溶解氧,利用导流板将藻类导流进入净化区,净化区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建的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进一步增强装置的除藻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主要由消浪区和净化区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区的一侧设有进水面,进水面正对面的一侧设有导流板,消浪区的下方设有净化区,净化区下方的一侧及底面设有排水面,净化区内设有微生物固载体。
进一步的,导流板的上端设于消浪区上表面的一侧,下端设于消浪区下方的一侧。
进一步的,进水面上阵列排布透水孔,形状为两端开口的圆锥状,迎浪面的一端有效孔径为40-60mm,另一端的有效孔径为8-10mm。
进一步的,排水面上设有孔洞,数量为三个以上,有效孔径为5-10mm。
进一步的,消浪区的上表面铺设有浮筒,数量为三个以上。
进一步的,消浪区上方的四周均设有固定环,固定锚固定于水底,所述的固定环、铰链、固定锚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净化区内设有防水灯。
进一步的,净化区内预置有鱼类和贝类和水生植物,微生物固载体内预置有环境友好型微生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当波浪与透水孔发生对冲时,使大气氧充分溶解于水体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起到了曝气的功能,为净化区内的生物提供生存所需求的氧气,净化区内设有防水灯,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光照条件。
2.利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将藻类导流至净化区,净化区内的鱼类、贝类、微生物、水生植物等构建的微生态食物链对藻类进行降解,从源头上根除藻类,进一步增强装置的除藻能力,达到控藻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且无需动力,适合大面积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消浪功能的水利除藻装置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消浪区,2、净化区,4、微生物固载体,5、孔洞,6、浮筒,7、固定环,8、导流板,9、铰链,10、固定锚,11、透水孔,12、进水面,13、排水面,14、波浪传播方向,15、防水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2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粮食作业电缆架
- 下一篇:一种锁芯传输夹持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