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2423.1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战爱芝;姜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战爱芝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张天翔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科 护理 转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涉及转移装置领域,针对现有内科护理装置不方便转移,而转移设备又不能够方便的调节大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左、右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上表面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杆,每个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底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两个所述滑槽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手动液压杆,所述手动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本装置具有方便调节,适用于多种装置的运输转移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移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
内科护理往往需要一些设备辅助,内科护理设备重量过于承重,需要多个医护人员搬运,才能够转移,操作过程费时费力,不方便人们使用。且现有的转运装置的大小不方便调节,不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辅助装置的搬运。因此提出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解决了现有内科护理装置不方便转移,而转移设备又不能够方便的调节大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包括左、右两个底板,两个所述底板上表面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杆,每个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底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前、后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右两侧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两个所述滑槽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手动液压杆,所述手动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框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槽互相靠近一侧的下侧均开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延伸在两个所述底板开设的滑槽内。
优选的,两个所述手动液压杆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设置在各自的滑槽内,互相远离的一端均延伸在各自底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铰链与连接框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自身一侧的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各自的滑道内。
优选的,所述滑板与连接板均滑动连接在各自的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底板、挡杆、滑轮、滑槽、滑道、滑板、安装座、手动液压杆、连接框、连接板、滑块、开口,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左右两侧的手动液压杆推动两侧的连接板互相靠近的移动,进而使得左右两侧的底板相对的互相远离,进而可以增加两侧底板之间的宽度,增加装运量,再进行继续移动,则滑板的左右两端将会滑出左右两侧的滑槽外侧,再在左右两个连接板与滑板两端的滑动连接与手动液压杆上连接框之间的滑动连接,将会使得左右两侧的连接板互相靠近的一端均滑出各自一侧滑槽,进而可以同时的转动,将滑板下移至靠近底面的一侧,方便重型装置的托运移动。
使得本装置具有方便调节,适用于多种装置的运输转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的俯视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战爱芝,未经战爱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2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