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1646.6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邱华伟;李清刚;邱晓霞;邱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12;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汤志强 |
| 地址: | 0641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保温 发泡 工艺 端头 封堵 结构 | ||
一种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包括环状堵头和密封胶圈;所述环状堵头采用金属材质,其内径尺寸不小于保温管内钢管外径尺寸,并在其内壁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为底部大、开口小的楔形槽,所述环状堵头的外端面上开设连通楔形槽的充气孔;所述密封胶圈套装在环状堵头的楔形槽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工件两端的密封作用,达到了避免发泡原料泄漏、降低后序整理作业工作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管封堵结构,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过程的工件端头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预制保温管由输送介质的内钢管、外套管和在内钢管和外套管之间填充的聚氨酯保温层组成,其中保温层采用发泡工艺使其和内钢管及外套管紧密地粘结在一起。
在聚氨酯保温层发泡过程中,为了防止发泡原料从两端溢出,需要对工件两端进行封堵,现有技术中,针对保温管工件两端封堵问题,一般采用胶带缠绕方式,由于其密封性能较差,同时柔性材料的胶带存在伸缩变形问题,不仅难以避免发泡原料泄漏问题,而且还会造成聚氨酯发泡层端部凸出现象,增加了后序整理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旨在通过该封堵结构实现对工件两端的密封,达到避免发泡原料泄漏、降低后序整理作业工作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包括环状堵头和密封胶圈;所述环状堵头采用金属材质,其内径尺寸不小于保温管内钢管外径尺寸,并在其内壁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为底部大、开口小的楔形槽,所述环状堵头的外端面上开设连通楔形槽的充气孔;所述密封胶圈套装在环状堵头的楔形槽中。
上述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所述密封胶圈截面为圆形。
上述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所述环状堵头内端面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外径尺寸与预制保温管的外套管内径尺寸相匹配。
上述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还设有用于封堵充气孔的塞堵,所述塞堵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保温管发泡工艺端头封堵结构,它在环状堵头的内壁上设置了楔形槽断面结构的环状凹槽,并将密封胶圈套装在环状凹槽中,同时还在环状堵头的外端面上设置连通环状凹槽的充气孔,因此在预制保温管发泡过程中,可将环状堵头安装在工件两端,通过充气孔向环状凹槽中注入压缩空气,在压缩空气推力作用下密封胶圈向楔形槽开口端移动,通过密封胶圈的弹性形变将环状堵头与保温管内钢管之间缝隙密封;本实用新型还在环状堵头内端面设有外径尺寸与预制保温管的外套管内径尺寸匹配的环状凸台,可通过环状凸台与保温管外套管配合实现保温管的定位,进一步保证环状堵头的密封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工件两端的密封作用,达到了避免发泡原料泄漏、降低后序整理作业工作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充气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中Ⅱ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
1、环状堵头,1-1、环状凹槽,1-2、充气孔,1-3、环状凸台;
2、密封胶圈;
3、塞堵;
4、内钢管;
5、保温层;
6、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1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