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工程用树木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28842.8 | 申请日: | 2020-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史永功;任有琪;蒋森;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永功;任有琪;蒋森 |
| 主分类号: | A01G23/091 | 分类号: | A01G23/09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3022 甘肃省定***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工程 树木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林业工程用树木切割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开设有横向通风管和纵向通风管,且横向通风管的左端与纵向通风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通风管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臂,通过双头电机和叶轮的配合使用,在电锯工作时,叶轮旋转产生的旋涡状气流能够将产生的绝大部分木屑通过横向通风口管吸附到收集装置中,防止木屑导出乱飞保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也防止飞溅的木屑伤到工作人员,通过叶轮旋转产生的吸附力和防溅壳的导流,将电锯与树木摩擦处产生的高温气流从锯片处导流出来,实现降温效果,防止摩擦产生的高温点燃木屑而导致的森林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工程用树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中会用到大量的木制品,木材据需要在山林中砍伐树木,为了提高伐木的效率,工人们使用的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由最初的斧头到现在电锯等机械化工具,现在绝大部分还是在使用电锯来砍伐树木。
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9234520U)公开了一种伐木锯,包括支撑架、导板、链条和楔形板等,可以根据锯进去的进度调节调节螺丝,使得上楔形板和下楔形板具有合适的距离,为锯木留出空间,使锯木顺利进行。在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的电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木屑飞溅的现象,且使得工作环境卫生较差,且产生的大量的木屑堆积在锯齿与树木摩擦出,极易因为高温而产生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绝大部分的电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木屑飞溅的现象,且使得工作环境卫生较差,且产生的大量的木屑堆积在锯齿与树木摩擦出,极易因为高温而产生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提出的一种林业工程用树木切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业工程用树木切割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开设有横向通风管和纵向通风管,且横向通风管的左端与纵向通风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纵向通风管的后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臂,所述十字支撑臂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齿轮套,所述十字支撑臂的轴心处穿插有叶轮,所述叶轮一端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叶片。
所述机壳内部的右腔内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一端贯穿机壳右腔的前侧内壁并延伸至横向通风管的内部,且双头电机一端的链条齿轮的表面套接有切割链条,所述双头电机另一端的锥齿轮与连杆一端的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机壳右腔的左侧内壁和齿轮套的右侧板并延伸至齿轮套的内部,且连杆另一端的锥齿轮与叶轮另一端的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机壳后部的左侧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布袋,所述横向通风管右侧外部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溅壳,所述防溅壳一端的前后内壁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表面链条齿轮通过切割链条与双头电机的一端的链条齿轮传动连接,所述机壳的顶部和左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横切面为等边三角形,且毎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均为60°。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长度与机壳的左侧高度相同,且两个握把分别竖直和纵向固定连接在机壳的左侧表面和顶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横向通风管的右侧开口为矩形,且横向通风管的底部和顶部为弧面。
优选的,所述防溅壳前后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前后两侧的连接处为斜边。
优选的,所述双头电机一个输出端的链条齿轮与转轴表面的链条齿轮的齿数和直径规格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永功;任有琪;蒋森,未经史永功;任有琪;蒋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8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俯卧位头面部气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