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8601.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荣超;李厚重;陈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尔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医用 床单 消毒 | ||
1.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能够连接空气源(3000)和消毒罩(1000),包括壳体(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向空气源(3000)通入雾化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雾化器(5)、臭氧发生器(4)和气泵(12);臭氧发生器(4)和气泵(12)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的全部或部分;消毒罩(1000)和空气源(3000)分别接入臭氧输入管路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接嘴(10)和气管接头(9);气管接头(9)包括第一接头(91);
过氧化氢雾化器(5)与雾化接嘴(10)管路连接构成过氧化氢输出管路;过氧化氢雾化器(5)和空气源(3000)分别与雾化接嘴(10)对接;
气泵(12)、臭氧发生器(4)和第一接头(91)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的全部或部分;第一接头(91)与消毒罩(1000)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6)和第二解析器(7),风扇(6)与第二解析器(7)连接形成过氧化氢解析组件,风扇(6)与空气源(3000)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组(13);阀门组(13)包括第一阀门(131)和第三阀门(133);气管接头(9)还包括第二接头(92);
第一阀门(131)、气泵(12)、臭氧发生器(4)和第一接头(91)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的全部或部分;第一阀门(131)与空气源(3000)对接;
气泵(12)、臭氧发生器(4)、第一接头(91)、消毒罩(1000)、第二接头(92)、第三阀门(133)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内部互通且闭环的结构,并构成臭氧循环管路的全部或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解析器(3);阀门组(13)还包括第二阀门(132);第二接头(92)、第二阀门(132)、第一解析器(3)、气泵(12)依次管路连接构成臭氧解析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阀门组(13)还包括第四阀门(134)和第五阀门(135);
消毒罩(1000)、第二接头(92)、第三阀门(133)、气泵(12)和第四阀门(134)依次管路连接形成抽真空管路,并通过第四阀门(134)接入空气源(3000);
第一阀门(131)、气泵(12)、第五阀门(135)和臭氧发生器(4)依次管路连接形成臭氧输入管路;
气泵(12)、第五阀门(135)、臭氧发生器(4)、第一接头(91)、消毒罩(1000)、第二接头(92)、第三阀门(133)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内部互通且闭环的臭氧循环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11),臭氧发生器(4)、过氧化氢雾化器(5)、风扇(6)、气泵(12)和阀门组(13)分别与控制模块(11)进行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隔板(14)和收纳抽屉(15);横隔板(14)位于壳体(19)内并将壳体(19)内腔分割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收纳抽屉(15)容纳于第二容纳腔;过氧化氢雾化器(5)、第一解析器(3)、臭氧发生器(4)、控制模块(11)、气泵(12)和阀门组(13)均位于第一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隔板(8);立隔板(8)垂设于横隔板(14)板面并位于第一容纳腔,以及将第一容纳腔分为第一前容纳腔和第一后容纳腔;
过氧化氢雾化器(5)设于壳体(19)第一前容纳腔;
第一解析器(3)、臭氧发生器(4)、控制模块(11)、气泵(12)和阀门组(13)均位于第一后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床单位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组(13)和第一解析器(3);阀门组(13)包括第二阀门(132)、第四阀门(134)和第五阀门(135);气管接头(9)还包括与第一接头(91)并联的第二接头(92);
臭氧发生器(4)分别通过第一接头(91)和第二接头(92)与消毒罩(1000)对接;
第一阀门(131)、气泵(12)、臭氧发生器(4)和气管接头(9)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的全部或部分;第一阀门(131)与空气源(3000)对接;
气管接头(9)、第二阀门(132)、第一解析器(3)、气泵(12)和第四阀门(134)依次管路连接构成臭氧解析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尔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尔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86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型焊钳延长使用寿命的高对准精度机构
- 下一篇:便携式微电流美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