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8104.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荣超;李厚重;陈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尔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2;A61L2/26;A61L101/10;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床单 气体 混合 消毒 | ||
1.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能够连接空气源(3000)和消毒罩(1000),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汇合部(3)、臭氧发生器组(4)、过氧化氢雾化器(5)和气泵(12);
气泵(12)、臭氧发生器组(4)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的全部或部分;气体汇合部(3)和空气源(3000)分别连接于臭氧输入管路的两端;
过氧化氢雾化器(5)与气体汇合部(3)管路连接;
消毒罩(1000)管路连接于气体汇合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头区(8);接头区(8)包括第一接头(81);
气体汇合部(3)通过第一接头(81)与消毒罩(1000)进行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组(11);阀门组(11)包括第一阀门(111)和第三阀门(113);接头区(8)还包括第二接头(82);
第一阀门(111)、气泵(12)、臭氧发生器组(4)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的全部或部分;气体汇合部(3)与臭氧发生器组(4)对接,第一阀门(111)与空气源(3000)对接;
气泵(12)、臭氧发生器组(4)、气体汇合部(3)、第一接头(81)、消毒罩(1000)、第二接头(82)、第三阀门(113)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内部互通且闭环的结构,并构成气体循环管路的全部或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析器(7);阀门组(11)还包括第二阀门(112);第二接头(82)、第二阀门(112)、解析器(7)、气泵(12)依次管路连接构成气体解析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阀门组(11)还包括第四阀门(114)和第五阀门(115);
消毒罩(1000)、第二接头(82)、第三阀门(113)、气泵(12)和第五阀门(115)依次管路连接形成抽真空管路,抽真空管路通过第五阀门(115)接入空气源(3000);
第一阀门(111)、气泵(12)、第四阀门(114)和臭氧发生器组(4)依次管路连接形成臭氧输入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10),控制模块(10)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组(4)、过氧化氢雾化器(5)、阀门组(11)和气泵(12)进行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气体汇合部(3)为混合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隔板(13)和收纳抽屉(15);横隔板(13)位于壳体(6)内并将壳体(6)分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第一容纳腔内放置收纳抽屉(15);第二容纳腔内容纳臭氧发生器组(4)、解析器(7)、控制模块(10)、阀门组(11)、气泵(12)、气体汇合部(3)、过氧化氢雾化器(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隔板(14);立隔板(14)位于第二容纳腔中,并垂设于横隔板(13)板面,以及将第二容纳腔分为第二前容纳腔和第二后容纳腔;
臭氧发生器组(4)、解析器(7)、控制模块(10)、阀门组(11)和气泵(12)位于第二后容纳腔;气体汇合部(3)和过氧化氢雾化器(5)位于第二前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床单位气体混合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组(11)和解析器(7);阀门组(11)包括第一阀门(111)、第二阀门(112)、第四阀门(114)和第五阀门(115);接头区(8)还包括与第一接头(81)并联的第二接头(82);
气体汇合部(3)分别通过第一接头(81)和第二接头(82)与消毒罩(1000)进行管路连接;
第一阀门(111)、气泵(12)、第四阀门(114)和臭氧发生器组(4)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臭氧输入管路;第一阀门(111)与空气源(3000)对接,臭氧发生器组(4)与气体汇合部(3)对接;
接头区(8)、第二阀门(112)、解析器(7)、气泵(12)和第五阀门(115)依次管路连接,并构成气体解析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尔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尔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81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穿型裤袜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