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康复护理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28082.0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盼;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62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护理 下肢 锻炼 装置 | ||
一种康复护理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下肢锻炼装置无法调节锻炼强度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矩形壳,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转轮,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矩形壳且经摆杆转动连接有踏板,矩形壳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压板,压板下端设有变阻块,变阻块的下端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可与转轮外缘面接触,矩形壳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偏心转动的压柱,压柱外缘面与压板上端面接触;可以调节下肢锻炼时的锻炼强度,适应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康复护理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下肢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下肢骨折的患者,手术过后患者的下肢由于长时间未进行活动,可能会造成下肢肌肉萎缩及下肢关节黏连,因此需要对下肢进行锻炼来恢复下肢功能。
但现有的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无法调节锻炼强度,无法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对一些患者来说达不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康复护理下肢康复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下肢锻炼装置无法调节锻炼强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上端设有矩形壳,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转轮,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矩形壳且经摆杆转动连接有踏板,矩形壳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压板,压板下端设有变阻块,变阻块的下端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可与转轮外缘面接触,矩形壳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偏心转动的压柱,压柱外缘面与压板上端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转轮、踏板、变阻块、压板等,可以调节下肢锻炼时的锻炼强度,适应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起到最佳的锻炼效果,设有的卡孔、卡柱等,可以对压柱进行限位,设有的拉簧,可以便于压板复位,设有的滑槽和滑块,可以确保压板在矩形壳内只能上下滑动,设有的卡盘、压簧等,可以便于卡柱的复位,设有的拉板,可以便于医护人员拉动卡柱,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后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设有矩形壳2,矩形壳2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轴3,转轴3上同轴设有转轮4,转轴3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矩形壳2且经摆杆5转动连接有踏板6,矩形壳2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压板7,压板7下端设有变阻块8,变阻块8的下端面为上凹的弧形面且可与转轮4外缘面接触,矩形壳2内设有左右轴向且可偏心转动的压柱10,压柱10外缘面与压板7上端面接触。
为了使压板7可以复位,所述的压板7前后两侧分别经拉簧13与矩形壳2上侧壁连接。
为了使压板7只能上下滑动,所述的矩形壳2左右两侧壁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14,压板7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在其对应侧滑槽14内滑动的滑块15。
为了对压柱10进行限位,所述的压柱10上偏心设有左右轴向且与矩形壳2转动连接的转柱9,矩形壳2左端开设有多个沿转柱9圆周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卡孔16,转柱9左端贯穿矩形壳2且设有上下方向的把手17,把手17上侧滑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可插入卡孔16内的卡柱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8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伸展锻炼器
- 下一篇:一种路桥自动化液压钢内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