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渐进性气管切开堵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7196.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霞;刘麒麟;张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进 性气 切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渐进性气管切开堵管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中空连接塞、密封塞、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中空塞体和实心塞体;本体上端的外边缘通过第一连接带与中空连接塞的外边缘连接;中空连接塞的外边缘通过第二连接带与密封塞连接;中空连接塞的下端设置有中空塞体;密封塞的下端设置有实心塞体;实心塞体与中空塞体相配合;中空塞体与本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进性堵管装置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如患者需要吸痰或遇紧急情况可随时取下,灵活方便;材质为符合YY0334‑2002硅橡胶外科植入物通过要求的硅橡胶,经环氧乙烷灭菌,材料本身无毒无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渐进性气管切开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的不断发展,为保障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气道通畅,提高安全性,常进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即刻修复缺损、重症颌面间隙感染、重度张口受限、头颈部外伤肿胀明显等患者的预防性气管切开,在病情稳定后,应尽可能早期进行气管套管堵管,以预防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气管造口帽、拔管塞、木塞、一次性引流袋、肝素帽、输液器及橡胶瓶塞等来试堵管,这些方法均存在不同缺陷:制作麻烦;堵管不严;容易脱出;木屑及胶布等易脱落至气道内,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继发性肺部感染。综上所述,目前并无统一且安全的渐进性气管套管堵管用具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渐进性气管切开堵管装置,填补了目前临床暂无可实现渐进性且安全的气管套管堵管装置的市场空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渐进性气管切开堵管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1、中空连接塞2、密封塞3、第一连接带6、第二连接带7、中空塞体8和实心塞体9;所述本体1上端的外边缘通过第一连接带6与中空连接塞2的外边缘连接;所述中空连接塞2的外边缘通过第二连接带7与密封塞3 连接;所述中空连接塞2的下端设置有中空塞体8;所述密封塞3的下端设置有实心塞体9;所述实心塞体9与中空塞体8相配合;所述中空塞体8与本体1相配合。
所述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为区段一1—1和区段二1—2;所述区段一1—1为中空的圆弧状椎体结构,区段二1—2为中空的椎体结构。
所述中空塞体8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区段一1—1顶端的外径大于气管内套管的外口内径;所述区段二1—2的底端外径小于气管内套管外口的内径。
所述渐进性气管切开堵管装置的材质为硅橡胶。
所述区段一1—1的高度H1为10mm;所述区段二1—2的高度H2为8mm;所述区段一1— 1顶端的外径D1为16mm;所述区段二1—2底端的内径D3为6mm;所述区段二1—2顶端的外径为11mm;所述区段二1—2底端的外径为7mm;所述区段二1—2的外径从底端开始,高度每增加2mm,外径增加1mm;所述中空塞体8的外径D3为6mm;所述实心塞体9的外径D4 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进性堵管装置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如患者需要吸痰或遇紧急情况可随时取下,灵活方便;材质为符合YY0334-2002硅橡胶外科植入物通过要求的硅橡胶,经环氧乙烷灭菌,材料本身无毒无菌,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区段一;1—2、区段二;2、本体;3、密封塞;4、本体上端; 5、本体下端;6、第一连接带;7、第二连接带;8、中空塞体;9、实心塞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7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