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模拟热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7177.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6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边燕飞;李石;蔡萌;谢明君;童力超;武胜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模拟 热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模拟热源,属于热源技术领域。该热源包括发热体、导热体、隔热体以及导线;导热体和隔热体组成一密闭空腔,发热体位于密闭空腔的内部;发热体紧贴导热体上顶面,隔热体包覆导热体侧壁和发热体;导线透过隔热体与发热体连接;所述导热体和隔热体皆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发热体和导线均为耐高温材料。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可以做到非常小,其尺寸可以匹配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功率发热体的真实尺寸;发热体采用的是耐高温的钨或钼材料,因此给其配套不同的电源就可以达到指定想要的发热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热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模拟热源。
背景技术
目前,对散热器产品性能检测的方式主要是用模拟热源,此模拟热源是采用紫铜模块内嵌入加热棒,该方法存在模拟热源模块体积过大,加热棒发热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此模拟热源产生的效果与实际功率模块的发热分布差距较大,导致测量精度不准确,无法达到测试热阻的目的,且无法提供诸如200W/cm2以上的热流密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检测用模拟热源的体积过大,加热棒发热分布不均匀,与实际功率模块的发热分布差距较大,导致测量精度不准确,无法达到测试热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温模拟热源。不仅减小了模块的体积,并且对于热源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温模拟热源,包括发热体、导热体、隔热体以及导线;所述导热体和隔热体组成一密闭空腔,发热体位于密闭空腔的内部;所述发热体紧贴导热体上顶面,隔热体包覆导热体侧壁和发热体,并使导热体底部露出;所述导线穿过隔热体与发热体连接;所述导热体和隔热体皆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发热体和导线均为耐高温材料。
进一步的,导热体为氮化铝陶瓷或氮化硼陶瓷;所述隔热体的材质为氧化铝或氧化锆;导线为钨丝或钼丝。
进一步的,导线外包裹有绝缘皮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高温模拟热源与目前使用的紫铜模块内嵌入加热棒的热源相比,其体积可以做到非常小,其尺寸可以匹配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功率发热体的真实尺寸,因此可以更好的用于试验。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高温模拟热源,因发热体采用的是耐高温的钨或钼材料,因此给其配套不同的电源就可以达到指定想要的发热功率,发热功率可以达到500W/cm2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高温模拟热源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高温模拟热源的剖面图。
图中:1是隔热体、2是发热体、3是导热体、4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2,一种新型高温模拟热源,包括用于提供热量并作为内芯的发热体2﹑传导热量的导热体3﹑隔绝热量的隔热体1 以及导线4。
导热体3和隔热体1组成一密闭空腔,发热体2位于密闭空腔的内部;发热体2紧贴导热体3上顶面,隔热体包覆导热体侧壁和发热体;导线透过隔热体与发热体连接;导热体和隔热体皆为耐高温绝缘材料,发热体和导线均为耐高温材料。
发热体2为钨或钼材料;导热体3为主要成分为氮化铝或氮化硼的高导热绝缘陶瓷材料;隔热体1为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或氧化锆的低热导率的绝缘材料;导线4为耐高温的的钨丝或钼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7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开关传感器
- 下一篇:数字式视觉测量目标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