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菌种繁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5194.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8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菌种 繁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菌种繁殖装置,该生物菌种繁殖装置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正面且与所述箱体可开合的箱门、置于所述箱体内侧中部且与所述箱体内侧背面固定连接的菌种放置架、置于所述箱体下端的曝气结构、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恒温结构、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加湿结构,所述箱体外部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恒温结构、所述加湿结构以及所述曝气结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培养的生物菌种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生物菌种的生存以及繁殖,通过湿度结构使得该繁殖装置内的湿度处于一个合适的湿度范围内,恒温结构使得该繁殖装置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曝气结构使得该繁殖装置内的气体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菌种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菌种繁殖装置。
背景技术
菌种是指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
在现有的技术中生化培养箱用于对生物或化学制剂进行培养,是生物研究实验中的重要设备,且所培养的不同生物类别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对培养箱内温度湿度及风速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而目前由于控制范围及方式过于传统,在培养箱内环境发生变化不利于箱内物质培养时,并无相应的实时调整,人员发现时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菌种繁殖装置,解决了在现有的技术中生化培养箱用于对生物或化学制剂进行培养,是生物研究实验中的重要设备,且所培养的不同生物类别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对培养箱内温度湿度及风速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而目前由于控制范围及方式过于传统,在培养箱内环境发生变化不利于箱内物质培养时,并无相应的实时调整,人员发现时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菌种繁殖装置,该生物菌种繁殖装置包括箱体、置于所述箱体正面且与所述箱体可开合的箱门、置于所述箱体内侧中部且与所述箱体内侧背面固定连接的菌种放置架、置于所述箱体下端的曝气结构、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恒温结构、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加湿结构,
所述箱体外部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恒温结构、所述加湿结构以及所述曝气结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与所述箱门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曝气结构包括置于所述箱体内侧底部的曝气管、置于所述曝气管上的曝气孔、置于所述箱体外且与所述曝气管连通的杀菌换气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杀菌换气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恒温结构包括恒温加热器、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温加热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恒温加热器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箱门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加湿结构包括加湿器、湿度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湿度传感器置于所述箱门内侧,所述加湿器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5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