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25050.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辉;常方圆;喻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伟;张印铎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进风罩;机壳,与进风罩连接;设在机壳内的风扇;电机,通过机壳固定安装,驱动风扇旋转以产生气流;吹风管,与机壳背对进风罩的一端连接,用以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出,吹风管具有延伸轴线;支撑杆,其第一端设有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第二端与进风罩和/或机壳连接,第二端在沿延伸轴线方向落在垂直于延伸轴线的任意面内的投影始终在进风罩沿延伸轴线方向落同一面的投影的外轮廓内,握持部和电机之间至少连接有机壳、支撑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吹风机体积较小,操作便携较佳;且支撑杆和电机间隔设置,电机的振动不会经支撑杆传递至握持部,用户在握持时更舒适,用于操作体验较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作为一种较为常规的电动工具,可用于吹扫落叶、路面灰尘、积水、积雪以及森林灭火等。以诸如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号CN105986555A、CN108797480A等为代表的已知实施例所提供的吹风机大体可包括:机壳、形成在机壳上的握持部、容纳在机壳内的电机、被电机驱动运转的风扇、位于机壳前端的涵道、设在涵道内的导流机构、连接在涵道前端的吹风管。工作原理大致为:电机驱动风扇运转产生气流,气流经导流机构导流后,经吹风管的末端开口吹出。用户用手操作握持部,使吹风管的末端对准目标物(例如,落叶、灰尘、积水、积雪、火苗,等等),气流吹向目标物。
然而,上述已知实施例中,供用户抓取或握持的握持部与机壳直接相连,甚至一体设置。这样,收容在机壳内的电机在驱动风扇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可直接通过机壳传递至握持部,进而造成出现用户手麻现象,操作舒适性欠佳。
此外,出于操作舒适性的需要,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吹风机的设计以用户在站立姿态下手持吹风机时,吹风管末端即吹风口接近目标物为宜。这样设计的用意旨在使用户能够以最自然或最舒适的姿态操作吹风机,而避免在手持吹风机作业时弯腰或下蹲,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操作吹风机时的疲劳。
不过,由于产生气流的结构-电机和风扇收纳在机壳中,而机壳又与握持部连接。那么,用户在站立姿态下手持握持部时,机壳与人手位于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从而与目标物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为将产生的气流导向目标物,吹风管需弥补机壳至目标物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吹风管的长度较长(一般可达50-70cm)。
进一步地,由于吹风管长度较长,导致风扇产生的气流在经吹风管吹向目标物的过程中风阻增大,进而造成气流速度损耗。为尽量降低气流速度损失,一般设计为增大吹风管的直径。但这样又会造吹风管变粗,吹风机整机体积增大,操作便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吹风机,包括:
进风罩;
机壳,与所述进风罩连接;
风扇,设在所述机壳内;
电机,通过所述机壳固定安装,用以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以产生气流;
吹风管,与所述机壳背对所述进风罩的一端连接,用以将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出,所述吹风管具有延伸轴线;
支撑杆,其第一端设有供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第二端与所述进风罩和/或所述机壳连接,
所述第二端在沿所述延伸轴线方向落在垂直于所述延伸轴线的任意面内的投影始终在所述进风罩沿所述延伸轴线方向落同一面的投影的外轮廓内,
且所述握持部和电机之间至少连接有机壳、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5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循环传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菌种繁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