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23915.4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于群;于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14;B02C23/02;B65G65/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建筑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预处理机构、传动机构和处理机构,处理机构包括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内侧壁面活动连接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下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锤,装置增设有预处理机构,可对进入处理装置中的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当第二电机启动时,凸轮在联动下进行转动,使顶板进行上下移动,顶板内部转动连接的伸缩杆进行上下移动,在皮带轮带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钻头以顺时针转动与上下往复运动敲击对较大块的建筑垃圾进行敲打击碎,便于后续步骤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建筑用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的处理,往往是通过汽车进行运输,运往较近的建筑垃圾处理厂进行统一回收处理,而建筑垃圾在没有处理前,往往由于体积较大,导致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提高建筑垃圾的运输成本,在常见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中,均直接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其中较大块的建筑垃圾难以直接进行破碎,较为不便或易造成机器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预处理机构、传动机构和处理机构,传动机构传动机体,传动机体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传动轮的外侧壁面设有第一皮带,处理机构包括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内侧壁面活动连接有推拉杆,推拉杆的下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锤。
优选的,预处理机构包括横板,横板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和固定座,第二电机的外侧壁面啮合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内侧壁面啮合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凸轮,固定座的内侧壁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顶板的内侧壁面,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头,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滑动连接于横板的内侧壁面。
优选的,伸缩杆的外侧壁面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传动轮的内侧壁面啮合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外壳的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有抗压板,抗压板的外侧壁面转动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远离抗压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拉杆的外侧壁面。
优选的,机壳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增设有预处理机构,可对进入处理装置中的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当第二电机启动时,凸轮在联动下进行转动,使顶板进行上下移动,顶板内部转动连接的伸缩杆进行上下移动,在皮带轮带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钻头以顺时针转动与上下往复运动敲击对较大块的建筑垃圾进行敲打击碎,便于后续步骤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处剖面图。
图中:1、外壳,11、抗压板,12、牵引绳,2、预处理机构,21、横板,22、第二电机,23、主动轮,24、从动轮,25、凸轮,26、固定座,28、伸缩杆,29、顶板,210、钻头,211、侧板,3、传动机构,30、传动机体,31、传动轮,32、第一皮带,33、第一电机,4、处理机构,41、液压气缸,42、推拉杆,43、破碎锤,5、入料口,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大学,未经沈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23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沉降组合桩
- 下一篇:基于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