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型人行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9682.0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郝倩;晏洪浩;杜玉新;王方鸽;陈亚伟;王辉;邱鹏;谢飞洋;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建科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E01C1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道路 透水 人行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型人行道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周侧设有侧边挡土台,所述侧边挡土台内底部设有透水水稳碎石,所述透水水稳碎石上方设有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混凝土上设有干硬水泥砂浆,所述干硬水泥砂浆上平铺一层透水砖,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面层的透水砖能够拦截雨水中的杂物,能够缓解甚至避免采用水泥制大孔隙透水路面(透水砖),雨水通过路面的大孔隙和大拼缝渗透进入透水混凝土,容易出现路面结构堵塞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路面结构的透水年限,减少路面结构的翻新次数,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型人行道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是指城区内的道路,其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能够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很大的便利。海绵城市则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海绵城市的体系中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有的城市道路结构与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老式道路当遇到大雨时,容易出现道路被雨水所淹没,降低了其使用安全性,同时老式道路容易产生积水,不利于使用,所以在这里进行城市道路的创新设计。
现有技术中,城市人行道的路面结构采用水泥制大孔隙透水路面,雨水通过路面的大孔隙和大拼缝渗透进入基层,此种路面结构的缺点在于:孔隙大,易堵塞,致使路面结构的透水年限比较短,需要频繁翻新、反复投资,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型人行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型人行道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周侧设有侧边挡土台,所述侧边挡土台内底部设有透水水稳碎石,所述透水水稳碎石上方设有透水混凝土,所述透水混凝土上设有干硬水泥砂浆,所述干硬水泥砂浆上平铺一层透水砖。
所述透水砖为采用水泥制大孔隙透水路面。
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内设有与侧边挡土台连通的排水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面层的透水砖能够拦截雨水中的杂物,能够缓解甚至避免采用水泥制大孔隙透水路面(透水砖),雨水通过路面的大孔隙和大拼缝渗透进入透水混凝土,容易出现路面结构堵塞的问题,有利于延长路面结构的透水年限,减少路面结构的翻新次数,减少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透水砖,2.干硬水泥砂浆,3.透水混凝土,4.透水水稳碎石,5.侧边挡土台,6.底座,7.支撑桩,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型人行道结构,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上方周侧设有侧边挡土台5,所述侧边挡土台5内底部设有透水水稳碎石4,所述透水水稳碎石4上方设有透水混凝土3,所述透水混凝土3上设有干硬水泥砂浆2,所述干硬水泥砂浆2上平铺一层透水砖1。
所述透水砖1为采用水泥制大孔隙透水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建科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建科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9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