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氧分压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9308.0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毕可绪;柯忠堂;李青龙;曾育章;文昌宏;李少凯;高裕欣;肖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秋满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李宝玉 |
地址: | 100030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分压 探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经皮氧分压探头,所述装置包括呈圆柱形状壳体和数据线,所述壳体里包含测氧装置、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测氧装置嵌入壳体内,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和控温装置装入测氧装置的预设孔内。壳体侧部开有与数据线相连的导线孔。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过皮肤加温使毛细血管动脉化,实现非侵害性氧分压的测定,可连续稳定观测局部皮肤含氧量;测温、控温装置灵敏度稳定;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不适感。此装置可消毒处理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皮氧分压探头。
背景技术
经皮氧分压探头是通过将加热的电极直接放在皮肤表面测定组织溢出的氧分子,从而监测局部组织细胞、血液的氧合和血氧灌注情况。经皮氧分压与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经皮氧分压探头可为有创的动脉血气分析的替代工具,为微循环障碍及休克早期的识别提供有力的依据。作为一种无创、可连续监测且操作简单的监测方法,在临床上一定程度替代了有创血气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皮氧分压探头,作为无创的通过皮肤表面测量局部组织细胞、血液的氧合和血氧灌注情况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皮氧分压探头,包括壳体和与其配合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有密封填充物,在壳体内固定有测氧装置,所述测氧装置设置有预设孔,用于安装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和控温装置,所述测氧装置、加热装置、测温装置和控温装置的数据线通过密封填充物向外导出。
所述测氧装置包括银阳极和铂阴极,所述银阳极包括五个孔,分别是一个中心孔和环绕中心孔四周均匀分布的四孔,所述铂阴极安放银阳极的中心孔位置。
所述围绕中心孔的四孔分别安放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测温装置、控温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相对放置,所述测温装置和控温装置相对放置。
所述铂阴极、银阳极与皮肤接触面光滑平整。
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外壳密封盖,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L型密封槽,用于固定连接外壳密封盖。
所述密封填充物和银阳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固定板,各装置的数据线从绝缘固定板上开孔穿过。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和与加热丝相连接的导热棒;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二极管和固定测温二极管的绝缘导热材料;所述控温装置包括控温二极管和固定控温二极管的绝缘导热材料。
所述壳体呈圆柱形状,侧面设置有引出数据线的导线孔。
所述数据线外部设置有信号线绝缘屏蔽层。
所述经皮氧分压探头通过合理布置测氧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测温装置、控温装置,使其结构稳定,使探头能够无损伤测量的同时,提高测量的准确率,使用安全,应用方便,密封绝缘性能佳,信号传输效果良好,有效的避免外部条件干扰。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通过皮肤加温使毛细血管动脉化,实现非侵害性氧分压的测定,可连续稳定观测局部皮肤含氧量;测温、控温装置灵敏度稳定;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不适感。此装置可消毒处理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经皮氧分压探头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经皮氧分压探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
1-银阳极;2-铂阴极;3-测温装置;4-第一加热装置;5-控温装置;6-第二加热装置;7-壳体;8-导线孔;9-密封凹槽;10-导液凹槽;11-绝缘固定板;12-密封填充物;13-L型密封槽;14-外壳密封盖;15-信号线绝缘屏蔽层;16-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秋满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秋满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9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