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加压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8908.5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乐辉;李妹路;梁研华;徐豪;杨欣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cc 术后 穿刺 加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加压带,包括弹性带,弹性带中部嵌入设置有贯穿弹性带上下表面的球形弹性气囊,弹性带侧边中部设置有与弹性气囊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外部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口,弹性带一端下表面与另一端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有效止血且便于观察穿刺点是否出现淤青渗血等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置管术后刺点加压带。
背景技术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是经上肢肘部的外周静脉置管,将导管的顶端放入上腔的中心静脉,目前 PICC 置管后,多采用指压穿刺点止血或给予纱布包扎止血的方法,前者容易造成穿刺点血液渗出,皮下红肿、瘀青、紫癜等问题,后者纱布包扎止血摘取不方便,无法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瘀青、紫癜及出血症状,是否出现感染,不利于置管护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有效止血且便于观察穿刺点的PICC置管术后刺点加压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加压带,包括弹性带,弹性带中部嵌入设置有贯穿弹性带上下表面的球形弹性气囊,弹性带侧边中部设置有与弹性气囊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外部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口,弹性带一端下表面与另一端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与弹性气囊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与弹性气囊均为透明TPU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通过进气插头与进气孔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内部固定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子按扣与母按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带与弹性气囊均采用透明TPU材质,该材料具有弹性佳,亲肤防滑且透明观察无障碍的特点,与弹性气囊一体成型可有效精准定位PICC穿刺点进行加压止血,且可清晰看到穿刺点的状态;弹性气囊采用外部充气设计,只需利用普通20ML注射器便可对其充气,充气完毕可拔掉进气管,进气孔内部所设单向阀可有效避免弹性气囊漏气,充气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弹性带首位两端采用魔术贴与子母按扣配合双固定,可根据病患手臂实际大小进行调节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弹性带;2、弹性气囊;3、进气孔;31、单向阀;4、进气管;41、进气插头;42、充气口;5、子按扣;51、母按扣;6、第一魔术贴;61、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加压带,包括弹性带1,弹性带1中部嵌入设置有贯穿弹性带1上下表面的球形弹性气囊2,弹性带1侧边中部设置有与弹性气囊2连通的进气孔3,进气孔3外部连接有进气管4,进气管4另一端设置有充气口42,弹性带1一端下表面与另一端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魔术贴6与第二魔术贴61。
所述弹性带1与弹性气囊2一体成型。
所述弹性带1与弹性气囊2均为透明TPU材质。
所述进气管4通过进气插头41与进气孔3可拆卸连接。
所述进气孔3内部固定设置有单向阀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8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顶氮气压力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林业工程用树苗运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