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7537.9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仰永军;覃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215 | 分类号: | C01B32/215;H01M4/587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冯蓉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石墨 负极 制备 磁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进料腔和过滤腔,所述箱体位于进料腔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流动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腔内设有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所述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前后依次设置,所述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均由过滤柱组成,所述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内的过滤柱错落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腔内设置三组过滤排柱,并将过滤柱采用错落的设置,使得经过的材料会与其中的任一一组过滤柱接触,从而利用磁性将材料中的铁杂质过滤掉,充分保持用磁选除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选除杂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且内含金属态的锂。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生产要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但是由于锂电池的很多优点,锂电池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子仪表、数码和家电产品上。
现有的锂电池的负极在制备的过程中,由于石墨颗粒内的含有铁杂质,使得石墨颗粒纯度降低,不利于提高产品品质,且利用含有铁杂质的石墨颗粒制备锂电池,降低电池的使用效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锂电池的负极在制备的过程中,由于石墨颗粒内的含有铁杂质,使得石墨颗粒纯度降低,不利于提高产品品质,且利用含有铁杂质的石墨颗粒制备锂电池,降低电池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为进料腔和过滤腔,所述箱体位于进料腔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所述隔板上设有流动口,所述流动口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腔内设有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所述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前后依次设置,所述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均由过滤柱组成,所述过滤柱设有多组,所述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内的过滤柱错落设置,所述箱体位于过滤腔的一侧设置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内过滤腔的底端设有出杂口,所述所述箱体位于出杂口的位置时设置闸板,所述闸板的一侧连接电推杆,所述电推杆安装在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设置在箱体的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柱包括导磁柱、内凹槽和导磁吸附筒,所述导磁吸附筒套接在导磁柱外部,所述导磁吸附筒的表面设置内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磁柱的两端横穿箱体且置于箱体外部,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柱和导磁板,所述导磁板与延伸的导磁柱接触,所述导磁板与电磁设备连接,所述导磁柱的另一端置于固定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磁柱穿过箱体的位置设有绝缘轴套,所述导磁柱置于导磁柱内的位置设有转动轴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制备用磁选除杂设备,通过在箱体的过滤腔内设置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并将一号过滤排柱、二号过滤排柱和三号过滤排柱之间的过滤柱采用错落的设置,使得经过的材料会与其中的任一一组过滤柱接触,从而利用磁性将材料中的铁杂质过滤掉,充分保持用磁选除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7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