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式污水处理气浮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4923.2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2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勇;甘文建;王新友;杨静;龙国田;刘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晃县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叶舟 |
| 地址: | 419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式 污水处理 气浮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式污水处理气浮机,包括若干摆放在一条线上的气浮机形成的气浮机串联结构;所述气浮机包括储水槽,储水槽上部成形有入水口,下部安装有出水阀门,底部安装有气浮发生器;所述气浮机串联结构左右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齿轮,其中一个齿轮连接有电机,齿轮上啮合有链条,两个链条之间固定有若干弧形刮板;相邻气浮机之间安装有高于齿轮且与链条啮合的提升链轮;储水槽末端固定有漏斗,漏斗底部的漏料口突出储水槽的前侧面,漏斗上固定有L形橡胶刮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个除渣机构,即可对多个气浮机进行表面浮渣的刮除,大大节省了成本,且实现了废料渣的自动运输和过滤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式污水处理气浮机。
背景技术:
气浮机是目前污水处理的常用设备之一,通过气浮发生器生成微气泡,微气泡上升过程中吸附悬浮物,然后利用气泡的上浮作用,使悬浮物上浮至污水表面,然后再使用刮板机构(刮渣机)将漂浮的悬浮物刮除。但是为了将污染物除净,在将污水加入气浮机前通常会加入絮凝剂使得污染物絮凝成颗粒,而不同的污水添加的絮凝剂不同,且通常会有拮抗反应,即若混合在一起,可能导致已经形成颗粒的污染物重新溶解,所以通常一类污水只能采用一个气浮机盛装,对应的每个气浮机也需要设置一个对应的刮板结构进行刮渣操作,但是刮渣机构的刮板来回运动需要电机带动,导致需要每个气浮机需要对应设置一个电机(通常需要时防水电机),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气浮机刮出的污染物通常先被刮到一个容器中存储,然后再分别取出晾干后填埋处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式污水处理气浮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个除渣机构,即可对多个气浮机进行表面浮渣的刮除,大大节省了成本,且实现了废料渣的自动运输和过滤干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串联式污水处理气浮机,包括若干摆放在一条线上的气浮机形成的气浮机串联结构;所述气浮机包括储水槽,储水槽上部成形有入水口,下部安装有出水阀门,底部安装有气浮发生器;所述气浮机串联结构左右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齿轮,其中一个齿轮连接有电机,齿轮上啮合有链条,两个链条之间固定有若干弧形刮板;相邻气浮机之间安装有高于齿轮且与链条啮合的提升链轮;储水槽末端固定有漏斗,漏斗底部的漏料口突出储水槽的前侧面,漏斗上固定有L形橡胶刮板;漏料口的下方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末端安装有过滤机;传送带中部固定有若干U形转轴,U形转轴的中部和两端分别轴接有转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过滤机为压滤机或甩干过滤机。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L形橡胶刮板端部固定有刮除块。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送带沿传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送带的倾斜角角度为2-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浮机的右视图;
图3为U形转轴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串联式污水处理气浮机,包括若干摆放在一条线上的气浮机1形成的气浮机串联结构;所述气浮机1包括储水槽2,储水槽2上部成形有入水口3,下部安装有出水阀门4,底部安装有气浮发生器5;所述气浮机串联结构左右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齿轮6,齿轮6上啮合有链条7,其中一个齿轮6连接有电机,两个链条7之间固定有若干弧形刮板8;相邻气浮机1之间安装有高于齿轮6且与链条7啮合的提升链轮9;储水槽2末端固定有漏斗10,漏斗10底部的漏料口11突出储水槽2的前侧面,漏斗10上固定有L形橡胶刮板12;漏料口11的下方安装有传送带13,传送带13末端安装有过滤机14;传送带13中部固定有若干U形转轴15,U形转轴15的中部和两端分别轴接有转辊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晃县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晃县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4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