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成型机生产内径3毫米以下轴套的分体式内整形芯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4686.X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杭羽磊;宋广斐;邱倍良;于士强;张雨根;唐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10 | 分类号: | B21D53/10;B21D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1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成型 生产 内径 毫米 以下 轴套 体式 整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成型机生产内径3毫米以下轴套的分体式内整形芯棒。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时产品质量稳定的自动成型机生产内径3毫米以下轴套的分体式内整形芯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内整形芯棒的中心段和底座段,所述中心段的前面部为芯棒的工作段,后面部为固定段,在底座段的中间制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固定段的外径相配,在固定段上制有周向的定位槽,在底座段上制有与固定段上的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螺孔,在螺孔中旋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头部卡在定位槽中,对中心段进行轴向和周向的锁紧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滑动轴承的工装,尤其是涉及内径3mm以下的自动成型机模具内整形芯棒的设计制造。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滑动轴承的综合性能,现在市场上有用复合材料的板材来制作轴套类滑动轴承,由于滑动轴承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加上近年来各种新材料的问世,滑动轴承的优势在逐步显现,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轴套的产量逐年提高,生产方式逐步走向自动化的大批量高效生产。现在规模较大的轴套生产厂家大都采用自动成型机生产轴套,将原来的复合材料的板材,通过自动成型机模具加工成圆形的轴套样。现在有内径为3mm以下的轴套,批量大,必须使用自动成型机生产,但由于内整形芯棒长且细,为整体式的如图1所示,其强度差,非常容易断裂,需要经常更换,生产需求量大。但是内整形芯棒加工难度大,成品率低,导致价格高且供货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时产品质量稳定的自动成型机生产内径3毫米以下轴套的分体式内整形芯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内整形芯棒的中心段和底座段,所述中心段的前面部为芯棒的工作段,后面部为固定段,在底座段的中间制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固定段的外径相配,在固定段上制有周向的定位槽,在底座段上制有与固定段上的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螺孔,在螺孔中旋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头部卡在定位槽中,对中心段进行轴向和周向的锁紧固定。
根据上述方案设计的自动成型机分体式内整形芯棒,将原整体的内整形芯棒进行分体设计,分成尺寸不变的底座段和中心段两部分。两部件通过紧定螺钉来实现固定,当中心段出现断裂或者磨损后,只需更换中心段即可,底座段无需更换,增加了芯棒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对于芯棒相差不大的芯棒,只要改变工作段的直径,固定段和底座段的尺寸保持不变,增加了零件的互换性,在芯棒的加工工艺性上,减小了芯棒的粗细比,可以直接采用与中心段相接近的材料来加工,既节省了原材料,又省去了大量的将粗料加工成细料(工作段)的工作量,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当需要更换上内整形芯棒中心段时,只要松开紧定螺钉,拔出需要更换的中心段,换上新中心段,从新拧紧紧定螺钉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的内径3mm以下的内整体式整形芯棒的的主视图;
图2底座段与中心段装配在一起成为内径3mm以下的分体式内整形芯棒的主视图;
图3是中心段的主视图;
图4是底座段的主视图。
图中:1. 中心段;11. 工作段;12.固定段;13. 定位槽;2. 底座段;21. 通孔;22.螺孔;3. 紧定螺钉;31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是分体式内整形芯棒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有内整形芯棒的中心段1如图3所示,和底座段2如图4所示,所述中心段1的前面部为芯棒的工作段11,后面部为固定段12,在底座段2的中间制有通孔21,通孔21的直径与固定段12的外径相配,在固定段12上制有周向的定位槽13,在底座段2上制有与固定段12上的定位槽13相对应的定位螺孔22,在螺孔22中旋有紧定螺钉3,紧定螺钉3的头部31卡在定位槽13中,对中心段1进行轴向和周向的锁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4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作业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施工用降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