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高磁阻永磁同步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3593.5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9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楚辉;李拥军;卿笃胜;师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2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冯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驱动 电机 磁阻 永磁 同步 转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高磁阻永磁同步转子结构;包括转子和磁钢,转子设置有若干个对称的磁极,相邻磁极之间的极性相反,磁极均包括组成多层槽体结构的若干个开口朝向转子外圆表面的V形磁钢槽,磁钢分别安装于V形磁钢槽中,磁极均设置有多个贯穿转子外圆表面形成不同R径缺口的辅助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在转子的各个磁极中采用双层V槽的结构提高凸极比和磁阻转矩,降低永磁体用量以降低成本,每个磁极的转子外圆表面上设置4个不同R径圆弧缺口,使其与定子间形成非均匀的气隙,有效消除谐波,降低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转子采用直槽叠压工艺取代传统的斜槽叠压工艺,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机转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低速电动车驱动电机、伺服电机等领域的动力总成中提高磁阻转矩比例占比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高磁阻永磁同步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汽车行业已逐步迈向新能源产业化的进程,在新能源汽车中都会内置永磁同步电机,其转矩由磁阻转矩和永磁转矩两部分构成,传统的永磁电机转子通常是由多个单V槽构成磁极,其普遍存在功率密度低,高速恒功率范围窄、力矩波动大、过载能力低和可靠性差等缺陷,致使其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的比例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要求,为了改进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的比例,需要使用高磁阻的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和反电动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市采用转子斜槽或斜极是最常用减小力矩波动的方法,但斜槽和斜极对方波电机气隙磁感应强度平顶宽度有影响,且永磁体的用量大,增加生产成本,使定子槽面积减小,降低出力,加上定子斜槽处理,使生产工艺和结构复杂,不便于生产使用,实用性较差。
同时,根据E0=ψm*w,提供磁阻转矩比例能够降低反电动势限值和电流限值之间的矛盾,反电动势要求控制的越低,控制器器件的耐击穿电压要求也越低,成本也越低,因此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角度而言,降低反电动势的也是达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低成本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的转子,特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低速电动车驱动电机、伺服电机等领域的动力总成中提高磁阻转矩比例占比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高磁阻永磁同步转子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高磁阻永磁同步转子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转子和若干个磁钢,所述转子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称的磁极,相邻的所述磁极之间的极性相反,若干个所述磁极均包括组成多层槽体结构的若干个开口端朝向所述转子外圆表面的V形磁钢槽,若干个所述磁钢分别对称地安装于所述V形磁钢槽中,若干个所述磁极均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转子外圆表面形成不同R径缺口的辅助槽。
优选的,所述V形磁钢槽至少为两个,其包括第一磁钢槽和位于所述第一磁钢槽内侧且靠近于所述转子外圆处的第二磁钢槽,所述辅助槽包括第一辅助缺口和第二辅助缺口,所述第一辅助缺口分布于第一磁钢槽和所述第二磁钢槽之间,所述第二辅助缺口分布于所述第二磁钢槽内。
优选的,所述辅助槽至少为四个,包括两个分别为R1、R4的所述第一辅助缺口和两个分别为R2、R3的所述第二辅助缺口,两个所述第一辅助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之间的两端端部,两个所述第二辅助缺口分别呈一定间距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钢槽开口端覆盖的所述转子区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槽由两个非连通且沿磁极轴线a呈V字形相对称设置的永磁槽组成,所述第二磁钢槽由两个相互连通且沿磁极轴线a呈V字形对称设置的永磁槽组成,所述第一磁钢槽的V形夹角小于所述第二磁钢槽的V形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缺口R1、R4和所述第二辅助缺口R2、R3均为沿着所述转子轴心方向凹陷所形成的具有不同R角的圆弧缺口。
优选的,所述转子的外侧套设有定子,所述定子的内圆表面与所述转子外圆表面上的所述辅助槽形成非均匀的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霸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35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卡式编程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相机平整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