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1061.8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1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闫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63 | 分类号: | F24F1/0063;F24F1/24;F28F3/02;F28F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设有蒸发冷却设备,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可利用蒸发冷却设备代替室外机对室内机散热,避免室外机高温高压告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蒸发冷却设备,室内机包括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室外机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以形成第一换热回路,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冷却设备通过第二管路连通,以形成第二换热回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设有流向控制装置,流向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回路连通并控制第二换热回路断开或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回路断开并控制第二换热回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空气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分布式计算架构的创新和发展,机房散热量逐渐增大。目前,机房多采用单元式空调机组,其室外机采用风冷的形式散热,并放置在顶楼屋面或者安装在外墙立面。此时,由于空间资源的限制,室外机安装较为紧密,室外机的散热空间较小,易在局部形成热岛效应使热量积聚,影响了机组的散热。基于此,在夏季高温时,单元式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时往往会出现室外机高温高压告警,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空调室外机的高温高压告警,多采用水对室外机喷淋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即用自来水直接对室外机散热翅片喷淋降温,室外机散热翅片易腐蚀老化,且空调室外机的电元件容易进水损坏,安全性较低;另外,在进行喷淋降温时,室外机散热翅片已经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影响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设有蒸发冷却设备,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可利用蒸发冷却设备代替室外机对室内机散热,避免室外机高温高压告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室外机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一风机,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以形成第一换热回路,还包括蒸发冷却设备,蒸发冷却设备设于室外,且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蒸发冷却设备通过第二管路连通,以形成第二换热回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设有流向控制装置,流向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回路连通并控制第二换热回路断开或用于控制第一换热回路断开并控制第二换热回路连通;其中,第一换热回路和第二换热回路采用相同的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根据室外温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散热方式。具体的,当室外温度小于第一温度时,采用风冷的形式散热,即流向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换热回路连通并控制第二换热回路断开,利用室外机进行散热,运行成本较低,且室外机不会出现高温高压告警;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时,采用蒸发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即流向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换热回路断开并控制第二换热回路连通,利用蒸发冷却设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蒸发冷却设备不会出现高温告警的问题。其中,第一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设有蒸发冷却设备,可以根据室外温度采用不同的散热方式,例如,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可利用蒸发冷却设备代替室外机散热,可避免空调室外机高温高压告警问题,且避免采用自来水对室外机散热翅片喷淋降温,空调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1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用于网络工程的分线盒
- 下一篇:一种轮毂电机的端盖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