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光纤耦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10581.7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伟;刘征平;杨仲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京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纤 耦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光纤耦合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位于激光发生器输出端且用于对激光束进行扩束的扩束组件、位于扩束组件输出端且用于对激光束进行耦合的耦合光学件以及位于耦合光学件尾端的光纤,经耦合光学件聚焦后的激光束聚焦至光纤的中心,且激光发生器的输出端、耦合光学件的中心、扩束组件的中心及光纤的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该系统中通过扩束组件对激光发生器输出的激光束进行扩束,将原有细窄的激光束直径扩大,再通过耦合光学件进行耦合聚焦,使得整个光路所用器件尺寸均可放大到生产尺寸,降低加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光纤耦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激光光纤耦合系统中,为了满足耦合效率,采用的透镜尺寸过小,由于该尺寸小导致了加工困难,且使得加工后的废品率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光纤耦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激光光纤耦合系统中为了满足耦合效率采用的透镜尺寸过小而导致的加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激光光纤耦合系统,包括激光发生器、位于激光发生器输出端且用于对激光束进行扩束的扩束组件、位于扩束组件输出端且用于对激光束进行耦合的耦合光学件以及位于耦合光学件尾端的光纤,经耦合光学件聚焦后的激光束聚焦至光纤的中心,且扩束组件的中心、耦合光学件的中心及光纤的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
进一步,扩束组件包括第一扩束件和第二扩束件,第一扩束件靠近激光发生器,第二扩束件靠近耦合光学件。
进一步,平凸型聚光透镜的凸面端和平面端均镀有AR膜。
进一步,平凸型聚光透镜的凸面为非球面结构。
进一步,光纤采用玻璃光纤。
进一步,激光发生器采用LD激光器。
进一步,第一扩束件和第二扩束件均采用扩束透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激光光纤耦合系统,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该系统中通过扩束准直件对激光发生器输出的激光束进行扩束,将原有细窄的激光束直径扩大,再通过耦合光学件进行耦合聚焦,从而使得整个光路所用平凸型聚光透镜和扩束透镜均可大于5mm,从而将放大到便于生产的尺寸,降低加工难度;且通过耦合光学件采用平凸型聚光透镜的特有凸面和平面结构,使得激光发生器输出的准直激光束依次经过凸面和平面进行双重聚焦,便于激光束与光纤之间的耦合,有效的提高了耦合效率;且通过AR膜降低了激光束的反射,提高了激光束的折射率,进一步提高了激光束与光纤的耦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耦合光学件示意图;
图1至图2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激光发生器,3-耦合光学件,4-光纤,20-第一扩束件,21-第二扩束件,301-凸面端,302-平面端,30-平凸型聚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京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京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0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的灯笼铆钉
- 下一篇:一种联轴器专用沉头环槽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