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柱与人防门框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9854.6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0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陶利;黄超;陈辉;石雄伟;边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52 | 分类号: | E06B1/52;E06B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郑众琳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人防 门框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柱与人防门框的组合结构,包括支撑柱、人防门框、加强柱和若干缀板,所述支撑柱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安装区域;所述人防门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加强柱竖向设置,所述人防门框位于所述支撑柱、加强柱之间;所述缀板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加强柱相固定。上述支撑柱与人防门框的组合结构,在几乎不改变原本竖向支撑结构在整个支撑体系中的位置的同时保证支撑柱在割除部分角钢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与原支撑结构相比,新的组合结构的整体性、本身强度以及对竖向力的传递能力均未有削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柱与人防门框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架设有水平内支撑的基坑工程,一般需要设置用以承受支撑杆件的自重等荷载的竖向支撑系统。竖向支撑系统,通常采用格构柱插入立柱桩基础的形式。对于地铁工程、地下人防工程等空间受限的深基坑工程,结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当安装标准较高、安装工序要求严格的人防门与作为竖向支撑体系的格构柱发生冲突时,既要保证人防门的正常安装,又不能破坏竖向支撑体系,如何取舍将成为难题。
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该格构柱的周边不与人防门冲突处另行设置一格构柱,取代原格构柱作为竖向支撑体系一部分,或是移动人防门位置。但两种方案均会产生弊端,前者由于格构柱移位,竖向力传递途径将因为传力介质不连续而出现薄弱环节,在荷载发生改变时可能使系统失稳;后者改动人防门位置可能牵涉整个人防区域的重新设计,工作量较大,且审核麻烦。
如何解决人防门、格构柱的位置干涉的问题,成为空间受限的深基坑工程设计中的一大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空间受限的深基坑工程设计中人防门框、格构柱的位置干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柱与人防门框的组合结构,包括: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形成向内凹陷的安装区域;
人防门框,所述人防门框安装在所述安装区域内;
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竖向设置,所述人防门框位于所述支撑柱、加强柱之间;
若干缀板,所述缀板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加强柱相固定。
较佳地,所述支撑柱从上至下分为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柱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柱体的侧面形成所述安装区域。
较佳地,若干所述缀板分为两种,两种缀板分别为第一缀板和第二缀板,所述第一缀板将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加强柱相固定,所述第二缀板将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加强柱相固定,所述第二缀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缀板的长度。
较佳地,所述组合结构还包括上部支撑和下底板,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部插入所述上部支撑内并与所述上部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柱的下端部插入所述下底板内并与所述下底板固定。
较佳地,所述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预埋在所述上部支撑内并凸出至所述上部支撑的下表面,所述加强柱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预埋件相固定。
较佳地,所述加强柱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预埋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较佳地,所述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预埋在所述下底板内并凸出至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加强柱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预埋件相固定。
较佳地,所述加强柱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预埋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较佳地,所述支撑柱为格构柱,所述安装区域由格构柱割除角钢形成。
较佳地,所述缀板与所述支撑柱、加强柱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9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色温LED光源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车身架掉落的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