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8476.X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廖义源;陈扬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61005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障 人士 康复训练 辅助 行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包括辅助行动框架、辅助行动框架内设置的便调式座椅以及辅助行动框架上远离便调式座椅一侧设置的防护结构,所述辅助行动框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框架栏板,两组所述框架栏板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万向轮的支撑腿,且框架栏板的上方设置有扶杆,两组所述框架栏板远离防护结构的一侧由一组稳定连杆连接,便调式座椅包括与两组所述框架栏板顶端滑动配合的可调横梁以及可调横梁底端连接高度可调节的座椅主体,座椅主体的一侧包括一组垂直于座椅主体的座椅背板以及座椅主体两侧构造连接座椅背板的扶手。该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结构合理,易于调节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残障人士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
背景技术
辅助行走架可分为无轮式和轮式,作用是保持立位身体平衡、支撑体重、训练行走、增强肌力。主要用于上肢功能完善而且下肢功能损伤较轻的患者。使用时可双手交替移动行走架前行,以双手使其逐步向前移动,满足患者的训练需求。
现有用于残障人士的辅助行走架多具备一个便于使用者休息的座椅,而现有座椅结构其位置固定且不便于调节,无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且训练时座椅靠近患者腿部有碍于患者腿部的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包括辅助行动框架、辅助行动框架内设置的便调式座椅以及辅助行动框架上远离便调式座椅一侧设置的防护结构;
所述辅助行动框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框架栏板,两组所述框架栏板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万向轮的支撑腿,且框架栏板的上方设置有扶杆,两组所述框架栏板远离防护结构的一侧由一组稳定连杆连接;
所述便调式座椅包括与两组所述框架栏板顶端滑动配合的可调横梁以及可调横梁底端连接高度可调节的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的一侧包括一组垂直于座椅主体的座椅背板以及座椅主体两侧构造连接座椅背板的扶手,扶手上方设置有斜向连接至座椅背板顶端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可调横梁的上端面贴附有防撞海绵层,且可调横梁的底端两侧构造有嵌合滑板,所述框架栏板的上端面开设有配合嵌合滑板的配合滑槽。
优选的,所述座椅背板的上端面两侧设置有两组连接可调横梁底端的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与座椅背板通过直线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座椅背板的上端面还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可调横梁底端的液压伸缩柱。
优选的,所述可调横梁的底端构造嵌合滑板的位置连接有一组限位连板,所述限位连板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连接进入的螺栓配合孔。
优选的,防护结构包括框架栏板上构造供防护杆安装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开设有适应防护杆直径的槽,且延伸块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有一组封闭防护杆的半环形限位箍,且半环形限位箍远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一组螺纹连接配合延伸块的紧固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残障人士康复训练用辅助行走架,便调式座椅中的可调横梁配合嵌合滑板沿框架栏板的上端面滑动,实现座椅主体的左右位移,防止座椅主体所在位置影响患者训练;座椅主体的高度受液压伸缩柱调节,满足不同患者对座椅主体高度的需求,且导向滑杆与座椅背板通过直线轴承配合,保证液压伸缩柱调节座椅主体高度时移动的稳定;框架栏板的构造配合底端的万向轮便于实现移动,而防护杆的设置可对患者前方进行防护,便于及时握持防止摔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调式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8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