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紫砂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08173.8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3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铭 |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G10D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紫砂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紫砂壶,涉及茶具技术领域一种新型紫砂壶,包括壶体、壶盖、壶嘴,所述壶体与壶嘴相对的一侧设置壶把,所述壶把包括椭圆形本体,所述椭圆形本体中部与壶体固定连接、两端与壶体分离。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椭圆形本体作为壶把,且椭圆形本体中部与壶体固定连接、两端与壶体分离,与壶体接触面积较大,并且连接较为牢固,相比现有的壶把,不容断裂,尤其适用于迷你小款壶,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方便拿、放壶,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紫砂壶。
背景技术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现有的紫砂壶,把手有两种,一种是位于壶体一侧的把手,另外一种是位于壶体顶部的把手,这两种把手一般比较细,与壶体连接面积较小,把手容易断;其次这两种把手均不适合迷你小款壶,如果把手太小,则不方便通过把手拿、放壶,如果把手太大,则与壶体不协调,造型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紫砂壶,把手为椭圆形本体,与壶体接触面积较大,尤其适用于迷你小款壶,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方便拿、放壶,使用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紫砂壶,包括壶体、壶盖、壶嘴,所述壶体与壶嘴相对的一侧设置壶把,所述壶把包括椭圆形本体,所述椭圆形本体中部与壶体固定连接、两端与壶体分离。
所述椭圆形本体内部设置空腔,所述椭圆形本体顶部设置吹孔,所述椭圆形本体埙前侧竖向设置两排音符孔组。
所述椭圆形本体顶端向远离壶体的一侧倾斜、并逐渐缩小。
两排音符孔组包括6个音符孔,每3个音符孔作为一组。
所述音符孔为圆孔和/或橄榄形孔和/或滴水形孔。
所述椭圆形本体位于壶体中上部。
所述壶盖上设置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壶盖的壶钮处。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椭圆形本体作为壶把,且椭圆形本体中部与壶体固定连接、两端与壶体分离,与壶体接触面积较大,并且连接较为牢固,相比现有的壶把,不容断裂,尤其适用于迷你小款壶,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方便拿、放壶,使用灵活方便。
2、椭圆形本体内部设置空腔,椭圆形本体顶部设置吹孔,椭圆形本体埙前侧竖向设置两排音符孔组,壶把还可以作为埙使用,增加趣味性。
3、椭圆形本体位于壶体中上部,方便拿、放壶,节省力气。
4、壶盖上设置进气孔,进气孔位于壶盖的壶钮处,使壶内外气压相同,方便从壶里倒出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壶体;2、壶盖;3、壶嘴;4、椭圆形本体;5、吹孔;6、音符孔;7、进气孔;8、壶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铭,未经李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8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子表的打火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旋挖钻销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