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沉淀工业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06765.6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意坚;洪树虎;洪梓祯;王盘云;周奕君;张达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合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祝坤 |
| 地址: | 21420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沉淀 工业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沉淀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内回流泵、沉淀池、生物絮凝载体投加装置;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包括三组端口,一端口为进污水口,一端口连通生物絮凝载体投加装置,一端口连通沉淀池;本装置区别于常规的生物絮凝剂直接投放改进为在线培养,一方面,生物絮凝载体的存在,能够快速培养出适量的生物絮凝剂,生物絮凝活性更强;另一方面,通过生物絮凝载体培养的生物絮凝剂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实现生物絮凝性强化。另外,通过设置反应池内回流方式,解决了生物絮凝剂接种的问题,并充分利用生物絮凝载体,减少生物絮凝载体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沉淀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1、按受污染程度不同,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废水及生产污水两类。生产废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轻度污染或温度增高的水(如设备冷却水);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严重污染的水,大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2、按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可分为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有机废水、兼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和仅受热污染的冷却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
对于上述工业废水长采用多级处理方法,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体物、浮油或重油等。可采用水质水量调节、自然沉淀、上浮和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体物,减少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学需氧量,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经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还残存相当数量的COD,有时有较高的色、嗅、味,或因环境卫生标准要求高,则需采用三级处理方法进一步净化。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性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也可采用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等。各种化学工业废水可根据不同的水质、水量和处理后外排水质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目前在进行工业污水处理时,还存在工业废水生化出水的COD亲水性及溶解性高,导致常规的混凝沉淀技术,药剂的混凝效果差、沉降速率慢、沉淀不彻底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废水生化出水的COD亲水性及溶解性高,导致常规的混凝沉淀技术,药剂的混凝效果差、沉降速率慢、沉淀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沉淀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生物絮凝载体投加装置、内回流泵、沉淀池;所述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包括三组端口,一端口为进污水口,一端口连通生物絮凝载体投加装置,一端口连通沉淀池;其中,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内部安装有内回流泵,用于生物絮凝反应池的内回流;所述生物絮凝载体投加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用于在线培养生物絮凝剂,投放在污水处理反应池内部。
作为改进,还包括曝气管,所述污水处理反应池按照体积容量分为多组间隔的反应池,每个间隔后的反应池底部均安装有一组曝气管,其中污水在间隔的反应池沿同一个方向进入相邻的反应池,且在污水处理反应池中反应停留时间为4-7h。
作为改进,优选的污水处理反应池按照体积容量设置有3组间隔的反应池,每组曝气管设置为一条主管、多组垂直于主管的支管的管道结构,其中曝气管内部通有持续的空气。
作为改进,生物絮凝载体投加装置由加药桶和加药泵组成,加药桶为放置有生物絮凝载体的桶,加药泵一端通过管道连通加药桶,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污水处理生物絮凝反应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合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合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6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辅助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乱丝的涤纶丝卷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