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导线钻孔的梯车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6371.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1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易水寒;程龙;刘行;甘国靖;黄兴友;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9 | 分类号: | E06C1/39;E06C1/397;E06C7/18;E06C7/00;E06C7/5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唐洪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导线 钻孔 车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导线钻孔的梯车组,包括至少一台梯车和定位装置,每一所述梯车均与定位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梯车包括底盘和设置于底盘上端的爬梯架,所述爬梯架的上端还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底盘与铁路轨道配合用于支撑梯车沿铁路轨道移动,解决了现有隧道侧壁钻孔工序中,需要人工搬运转移工机具以及钻孔操作人员上、下爬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钻孔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扶持爬梯并移动爬梯所至下一定位点,工效极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导线钻孔的梯车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施工进行贴隧道壁的附加导线安装等需采用地线弯卡进行安装,安装前需进行隧道侧壁钻孔工序,钻孔高度一般为4.5-5.5米处,隧道内相邻钻孔位置间隔2米,以往都是采用操作人员站在铝合金爬梯上进行钻孔,在一处钻孔完成后,需同时携带钻机、发电机和爬梯移动至下一钻孔位置处,再进行钻孔,在铁路营业线进行施工,每次施工时间仅有3小时,因此需要采用多组爬梯操作人员同时施工,整个过程中由于转移工具以及上、下并移动爬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钻孔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扶持爬梯,保证钻孔操作人员安全,因此每组操作人员至少需配置4人协同作业,导致工效极慢。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用于隧道导线钻孔的梯车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隧道侧壁钻孔工序中,需要人工搬运转移工具以及钻孔操作人员上、下爬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钻孔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扶持爬梯,导致每组爬梯需要大量操作人员配合,工效极慢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导线钻孔的梯车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隧道导线钻孔的梯车组,包括至少一台梯车和定位装置,每一所述梯车均与定位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梯车安装定位;所述梯车包括底盘和设置于底盘上端的爬梯架,所述爬梯架的上端还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底盘与铁路轨道配合用于支撑梯车沿铁路轨道移动。
操作人员通过爬梯架攀爬至工作平台上,并可将需要携带的工具放置于工作平台上,在一处钻孔完成后,只需要配合人员推动梯车通过底盘与铁路轨道配合沿铁路移动至下一次钻孔位置处即可,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不需要上、下爬梯,操作工具放置于工作平台上,通过推动梯车即可实现钻孔操作人员和工具的转移,从而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梯车组包括至少一台梯车,代替常规的多组爬梯同时施工作业,并且每一梯车均与定位装置可拆卸连接,梯车移动到位后,通过定位装置实现多台梯车的等间距安装定位,减少了扶持爬梯人工消耗,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隧道侧壁钻孔工序中,需要人工搬运转移工具以及钻孔操作人员上、下爬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钻孔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扶持爬梯,导致每组爬梯需要大量操作人员配合,工效极慢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底盘为框形体结构,所述框形体结构的四周设有滚轮,所述底盘通过滚轮与铁路轨道滚动连接,在底盘框形结构的四周设有滚轮,底盘通过滚轮与铁路轨道滚动连接,有利于推动梯车沿铁路轨道移动。
优选的,所述爬梯架包含四根立柱,任意相邻的两根立柱均呈“八”字形排布,使所述爬梯架形成锥台形结构,爬梯架通过任意相邻的两根立柱呈“八”字形排布形成锥台形结构,锥台形结构具体良好防摇晃功能,有利于提高梯车在移动和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爬梯架前、后两侧的相邻立柱之间平行设有若干根水平横杆,构成梯子状,所述爬梯架左、右两侧的相 邻立柱之间通过交叉斜杆连接,水平横杆方便操作人员上、下爬梯架,采用斜杆连接立柱,可减少爬梯架制作的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梯车制作成本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爬梯架通过四根立柱的下 端与底盘固定连接,且通过四根立柱的上端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使梯车形成结构稳定的整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6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呼吸机管道清洁器
- 下一篇:一种具备报警功能的污水全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