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06323.1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4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立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防治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套接在内胆的外周,所述外壳和内胆均设有供白蚁出入的小孔,所述内胆包括内壳、端盖和活塞杆,所述内壳内形成有储藏诱杀白蚁药剂的腔体,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端盖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且限制活塞杆从开口处掉出,所述端盖上形成有连接活塞杆杆身的连接孔,所述内胆内还设有白蚁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白蚁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更换内胆方便,并且可以实时检测出该地区的蚁害受损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算是令人唾弃的害虫,白蚁主要对树木、房屋和江河堤坝造成危害,由于白蚁的扩散能力强,群体庞大,能够在短期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长期以来,对于白蚁的防治都是采用化学防治,通过投放一些杀虫药剂在土壤上防治白蚁,这种方法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而且药剂会被雨水冲刷干净,导致防治的效果不理想。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白蚁防治装置,但是普遍存在防治装置安装复杂,更换诱芯费时费力,且无法检测出各地白蚁的数量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更换内胆的白蚁防治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白蚁防治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套接在内胆的外周,所述外壳和内胆均设有供白蚁出入的小孔,所述内胆包括内壳、端盖和活塞杆,所述内壳内形成有储藏诱杀白蚁药剂的腔体,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腔体内,所述端盖设置在腔体的开口处,且限制活塞杆从开口处掉出,所述端盖上形成有连接活塞杆杆身的连接孔,所述内胆内还设有白蚁感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白蚁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和信号发射装置,所述感应器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塞杆的活塞与端盖上,所述信号发射装置设在活塞杆内,所述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外周设有两块均匀分布的凸块,所述外壳内侧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内壳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端盖通过紧固件连接螺纹孔固定在内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底面形成有配合部,所述内壳上形成与所述配合部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排出口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在外壳的中心位置,所述排出口设在外壳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口设有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外壳的底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白蚁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更换内胆方便,并且可以实时检测出该地区的蚁害受损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活塞杆与端盖的位置来检测出内胆的受损情况,再通过信号放射装置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凸块连接在导向槽内,防止内胆脱离外壳。
4.本实用新型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内壳上,方便装拆和更换。
5.本实用新型端盖的配合部以及内壳的凹槽方便端盖安装时找正。
6.本实用新型外壳底部设有排出口和支撑台,主要是方便内胆安装,防止杂质在内壳内卡住。
7.本实用新型在外壳底部设置多个排出口,方便排出外壳四周的杂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立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立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6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