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3903.5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3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夏恩思;刘佳妮;马林燕;何静;黄暂荣;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亿道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包括壳体,壳体顶端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壳体设有在排气状态下用于控制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一个出口关闭、另一个出口开启的开闭机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催化剂板、活性炭板和废气入口及热气入口,热气入口与加热器连通,壳体设有罩住第二出口的气罩,气罩与壳体通过导管连通且与壳体连通部位位于壳体底端与活性炭板之间,壳体在催化剂板上方固定设有传感器,传感器和开闭机构外接有用于接收传感器反馈和控制开闭机构开闭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机废气浓度较低时难以自燃且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环保的考虑,从涂装工厂等排出的含有有机成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等)的废气需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大气中,现有技术中大都直接使用燃烧处理装置加热分解处理有机废气,但是根据工厂的生产状态,当废气中的有机成分浓度较小时,有机废气存在难以进行自燃的情况且转化处理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机废气浓度较低时难以自燃且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活性炭板和催化剂板,所述壳体顶端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壳体设有在排气状态下用于控制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的其中一个出口关闭,另一个出口开启的开闭机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废气入口和热气入口,所述活性炭板位于所述废气入口和所述热气入口上方,所述催化剂板位于所述活性炭板上方,所述热气入口与加热器连通,所述壳体设有罩住第二出口的气罩,所述气罩与所述壳体通过导管连通且与所述壳体连通部位位于所述壳体底端与所述活性炭板之间,所述壳体在所述催化剂板上方固定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开闭机构外接有用于接收传感器反馈和控制开闭机构开闭的控制器。
上述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废气催化反应前设置活性炭板,在活性炭板下方设置废气入口和热气入口,实现了对废气中有机废气的吸附功能,提高了废气催化反应前废气中有机废气的浓度;通过在壳体设置开闭机构、传感器、用导管连通气罩和壳体以及外接控制器,实现了对反应后残留的有机废气的再处理,提高了有机废气催化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活性炭板局部放大图。
上述附图中,1、壳体;2、活性炭板;3、催化剂板;4、第一堵盖;5、转动杆;6、横杆;7、加热器;8、导管;9、传感器;10、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废气歧管;13、热气歧管;14、单向阀;15、把手;16、限位块;17、U型锁杆;18、凸块;19、滑轨;20、滑块;21、第二堵盖;101、第一出口;102、第二出口;103、废气入口;104、热气入口;105、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亿道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亿道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3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镜头
- 下一篇:直埋保温管加工用水平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