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艾灸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3576.3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度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艾灸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安装筒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安装筒外表面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夹持叶片,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远离夹持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艾条的的固定高度,同时通过夹持叶片对艾条进行固定,安全性较高,减低了临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艾灸叉。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治疗时,点燃艾条,使艾条的燃烧部位靠近治疗的穴道,以此实现艾灸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艾灸,一般为直径1-3厘米左右,10-20厘米长度的圆柱。在实际使用时,将艾条的一端插在艾灸叉上,然后点燃艾条一端,靠近治疗穴位对其进行治疗。
但传统的艾灸叉,结构简单,插针高度固定,需要依附其它物品垫高来配合治疗,容易滑落,增加了烫伤病人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安全隐患大大提高;
同时,通过插针贯穿艾条一端,容易使艾条造成损坏,同时插针的一端是尖锐的,非常锋利,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需要医务人员格外小心,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艾灸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艾灸叉,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艾条的的固定高度,同时通过夹持叶片对艾条进行固定,安全性较高,减低了临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艾灸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安装筒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安装筒外表面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夹持叶片,且夹持叶片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远离夹持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筒的内部,且活动块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艾条的的固定高度,同时通过夹持叶片对艾条进行固定,安全性较高,减低了临床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连接筒问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筒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连接筒调节第二连接杆的高度,从而调整艾条的固定高度。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活动块铰接,且活动块的另一端与夹持叶片的内表面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在活动块移动过程中调整角度,以便于改变夹持叶片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外表面位于安装筒内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内部贯穿有限位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栓固定活动块,避免活动块在安装筒内部影响装置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3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氧大自血真空抽血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无人值守的自助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