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用井口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8531.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1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伟;陈文斌;张祥来;罗顺;任晓彬;程勇;杨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周萍;任洁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喷器 设计 确认 试验 井口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用井口模拟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模拟井筒、升高体和储能器系统,模拟井筒为筒状结构并具有开口朝上半封闭腔体;升高体设置在模拟井筒上端,升高体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一个第二腔体和若干组连通腔体,第二腔体在升高体上下两端形成开口,第一、第二腔体共轴线且相连通,连通腔体将第二腔体与外界连通;储能器系统包括若干个储能器管汇和钢瓶组,储能器管汇与连通腔体组数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储能器管汇与升高体能够通过高压软管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大通径和高压力的防喷器的性能试验,能够解决试验介质喷射的问题,提高防喷器性能试验的安全性,节约人工成本,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钻采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石油工业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用的模拟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钻井过程中,为了安全生产,要使用防喷器安装在井口上(防喷器就是在发生井喷事故时关闭井口通道的装备)。防喷器在投入批量生产前需进行设计确认试验。防喷器分为环形防喷器和闸板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中分为静试验和动试验,静试验主要有钻杆悬挂试验,动试验主要有疲劳试验、承压起下钻寿命试验。
为了完成设计确认试验中动、静试验,就要设计制造一套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的模拟井口装置,可以安装防喷器,并模拟钻井现场的井筒压力状况;还可以在进行承压起下钻寿命试验时容纳模拟钻杆进入密闭的防喷器井筒通道时产生的容积(液体具有不可压缩的特性)。
在现有技术中,模拟井口装置压力级别为105MPa,不能进行140MPa的悬挂试验。连接模拟井口装置与储能器系统的连接管的过流面积远远小于模拟试验钻杆的横截面积,这就造成防喷器井筒内的压力升高,试验介质窜过密封模拟试验钻杆的闸板胶芯向外喷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便捷完成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工作的井口模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用井口模拟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模拟井筒、升高体和储能器系统,其中,模拟井筒为筒状结构并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为半封闭腔体且该腔体仅在模拟井筒的上端形成了一个开口;升高体的下端与模拟井筒的上端相连接,升高体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一个第二腔体和若干组连通腔体,每组连通腔体都包括两个相向的第三腔体,第二腔体在升高体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了一个开口,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共轴线且相连通,第三腔体将第二腔体与外界连通;储能器系统包括若干个储能器管汇和若干个钢瓶组,储能器管汇的数量与连通腔体的组数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每个储能器管汇与呈对应关系的两个第三腔体能够直接连通或通过高压软管组件连通,钢瓶组和储能器管汇的数量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每个钢瓶组所包括的钢瓶都能够安装在呈对应关系的储能管汇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防喷器设计确认试验用井口模拟装置。所述装置可包括:模拟井筒、升高体和封堵件,其中,模拟井筒为筒状结构并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为半封闭腔体且该腔体仅在模拟井筒的上端形成了一个开口;升高体的下端与模拟井筒的上端相连接,升高体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一个第二腔体和若干个第三腔体,第二腔体在升高体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了一个开口,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共轴线且相连通,第三腔体将第二腔体与外界连通;封堵件可包括若干个封堵组件,封堵组件与第三腔体的数量相同并能够一一对应,每个封堵组件都能够封堵呈对应关系的第三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模拟井筒的上端可为法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模拟井筒的上端面和升高体的下端面之间都可设置有密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升高体的上下端都可为栽丝法兰结构,且上下端面上都安装有若干个定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8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提高薄壁环形件凸凹模强度的精冲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