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防护服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7635.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冯杏梅;柴纬修;刘奕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杏梅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A41D2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防护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脚腕部设有收紧口,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口部设有呼吸器,所述防护服主体正面的颈部至腰部设有打开所述防护服主体的拉链,所述拉链一侧设有用于覆盖所述拉链的门襟,所述门襟上设有凹槽型密封条,所述拉链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型密封条配合的凸起,所述防护服主体的手腕部延伸有手掌部,所述手掌部设有供大拇指穿过的开孔,所述手掌部设有束带。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医护人员手套与袖口的衔接处,皮肤不会暴露,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型密封条替换传统封条,方便医护人员脱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了中国乃至全球都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各级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医护人员经常需要接触新冠患者、标本、排泄物等,且空气环境也比较恶劣,病毒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被感染,所以工作前穿防护服时的密合和工作结束后脱衣环节避免感染都至关重要。现在一线使用的防护服,上身拉链外门襟上的封条难撕开从而会出现撕破防护服的情况,且反复卫生消毒容易造成手套滑脱,手套和袖口相接处露出皮肤,造成职业暴露,极易引发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脚腕部设有收紧口,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口部设有呼吸器,所述防护服主体正面的颈部至腰部设有打开所述防护服主体的拉链,所述拉链一侧设有用于覆盖所述拉链的门襟,所述门襟上设有凹槽型密封条,所述拉链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型密封条配合的凸起,所述防护服主体的手腕部延伸有手掌部,所述手掌部设有供大拇指穿过的开孔,所述手掌部设有束带。采用凹槽型密封条替换原本的封条,避免了传统封条难以撕开的问题,且通过增加手掌部,使医护人员戴上手套后,避免了原本手套尾部的空隙和原本防护服手腕部的空隙对医护人员的手产生感染。
优选的是,所述手掌部覆盖手掌且露出四指。方便医护人员戴上手套,且四指活动方便。
优选的是,所述手掌部的四指与大拇指之间设有松紧布束带。依据医护人员的手掌部位的大小不同调节松紧。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器为全面或半面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服主体的腹部设有至少一个物品袋。医护人员通常戴上很多医护用品,方便了医护人员的需求。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前胸和背部设有姓名牌。便于医护人员相互识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凹槽型密封条对防护服主体脱衣和穿衣的开口进行密封,方便脱衣,避免了传统封条难以撕开的情况。
2、通过增加手掌部,使医护人员戴上手套后,避免了原本手套和袖口衔接处的空隙使医护人员皮肤暴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型密封条与凸起扣合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防护服主体,2-收紧口,3-全面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4-拉链,5-开孔,6-松紧布束带,7-物品袋,8-姓名牌,9-凹槽型密封条,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杏梅,未经冯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7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脚踏琴
- 下一篇:一种低电压焊接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