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力训练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4708.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许庆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庆岭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力 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视力训练仪,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下方的可折叠底座支架,所述的机壳前端设置有可调节目镜,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仪器的控制主板;所述的机壳的内顶部设置有受控制主板控制的光源及光源驱动机构;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的液晶显示屏,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屏进行前后移动的驱动滑移机构。通过本训练仪的不同模式训练来完成视力各方面的视力矫正问题,以达到提升视力的目的;训练原理就是顺应眼球生理发育及视觉形成的规律,利用光能“为载体”,基于器官统和联动效应,以屈光组织为训练着力点,激活和提高视细胞、视神经、眼组织的潜能活力;提高眼球生理活力,逐步向良好的状态发育,改善视觉,提升视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保健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视力训练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子产品应用而生,加之生活节奏的提速,人们眼睛的长时间工作、学习娱乐,尤其是对着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导致视力恶化情况急剧上升,近视率更是惊人。
视力是一种复杂现象,视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光刺激、感觉和知觉,即光谱中的可见光刺激视网膜而产生感觉后,将此感觉延伸到脑皮质形成知觉,光刺激-感觉-知觉便是视觉。因此,视力是外界物体通过视觉器官反映到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后的综合感觉,同时结合经验及想象、记忆、分析、识别等极为复杂的过程才构成视觉。
根据研究,假性近视或者近视的起因是在于,眼睛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因而使眼部睫状肌固定并且不作收缩动作,加上眼睛的内压上升,所以造成眼轴的变形延长;而眼轴延长后,一开始为假性近视,也就是眼轴可能可以恢复成正常状况。但是,如果假性近视长期固定,就会恶化成近视。由于儿童眼睛的生理结构尚不成熟也不稳定,所以儿童视力是可由外在的训练矫正,让其视力恢复正常,或者减轻其视力恶化。
为了有效解决视力恶化对于人们带来的困惑,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训练设备,大致分为简易的头戴式和专用仪器设备;专用的仪器设备多为单一的训练功能,如授权公开号为CN 208864754 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视力训练装置和视力训练仪,包括:眼罩以及与眼罩相连接的暗室,暗室由上底板、下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合而成;前侧板与眼罩连接,且前侧板上设置有用于视线穿过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后侧板上设置有灯阵;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对称设置有红光源;下侧板沿前侧板指向后侧板的方向分别设置有两排视标灯组件;暗室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灯阵、红光源以及视标灯的控制芯片。该专利通过控制灯阵、红光源以及视标灯实现多种模式的锻炼,功能多样,使得训练过程更有趣,提高用户体验度。但是,该设备仅仅是通过灯光的切换,而对于视力标灯无法进行有效的距离移动,来进行视力的远近距离切换的训练适用。
因此,改进现有的视力训练仪设备,可以实现一机进行多种模式训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集多种训练模式与一体的视力训练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视力训练仪,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下方的可折叠底座支架14,所述的机壳1前端设置有可调节目镜,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仪器的控制主板17;所述的机壳1的内顶部设置有受控制主板17控制的光源2及光源驱动机构;机壳1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的液晶显示屏3,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屏3进行前后移动的驱动滑移机构;
所述的光源2包括面板,设置在面板上的LED灯;所述的光源驱动机构连接面板,并驱动面板实现水平至垂直状态之间的转换;
所述的光源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壳1上的副电机及受副电机驱动的同步轮12,同步轮通过副电机皮带13连接设置在面板上一端的面板铰接轴,所述的面板铰接轴通过铰接轴固定架21固定在机壳的内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庆岭,未经许庆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4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